时间: 2025-05-04 21: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01:00
烛影摇红 警善恶
作者: 王吉昌 〔元代〕
大道门开,正当甲子天元数。
三清仙院列名科,精选须超度。
此出幽人理悟,弃荣华浮云不顾。
凿开圆觉,打破虚空,梯登云路。
爱海愚流,乐归觳觥沉诸趣。
冥冥深夜昧三光,手足浑无措。
缧绁都难诉,恨修迟迷途失步。
相跻真境,动扯清风,何时能遇。
这首诗描述了大道的开启,正值甲子天元的时刻,三清仙院中列出了应考的名科,精选的皆是超度之人。幽人领悟了这一理理,抛弃了荣华富贵,毫不在意。凿开圆觉,打破虚空,像是攀登云路一般。沉迷于世俗的快乐,却又像是沉溺于酒杯中的乐趣。深夜中迷茫不知所措,手足无措,缠身的束缚难以诉说。感叹修行迟缓,迷途失步,何时才能与真境相遇,享受清风的拂面?
作者介绍:王吉昌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擅长道教诗词,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王吉昌在修行过程中对人生的反思,他意在表达对世俗荣华的超脱与对真理的追求。
《烛影摇红 警善恶》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诗人在其间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与对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大道门开”引入,象征着通往智慧的道路在向人们敞开,而“正当甲子天元数”则暗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接着,诗人提到“三清仙院”,表达出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向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从“弃荣华浮云不顾”到“打破虚空,梯登云路”,描绘了一条从世俗到达真境的艰辛旅程。诗中的“爱海愚流”和“乐归觳觥沉诸趣”揭示了人们在物质世界中的迷失,警示世人应当警惕善恶,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何时能遇”结束,表达了一种对真境的期盼与迷茫,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内心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真理的追求,警示人们应当警惕善恶,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清”指的是哪三位神仙?
“弃荣华浮云不顾”中“荣华”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真境”的期盼体现在哪一句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吉昌的《烛影摇红》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但王吉昌的诗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迷茫,而李白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