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14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
乐府新翻偏韵。乍回眸红潮微晕。
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
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
销却柔肠一寸。怕催人漏铜滴紧。
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
在秋夜里,红烛摇曳,香醇的酒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曼妙的歌声从檀口传出,如同雏莺在啭鸣,脸色娇嫩,仿佛薇花般芬芳。
乐府的新曲调特别动听,突然回眸间,脸上泛起红晕。
元代的宫廷歌曲,吴地的盛宴,令人重温旧日的风流韵事。
舞罢之后,溪边的蜡烛映出无尽的欢愉。
宁王的玉笛吹出的《莫愁歌》,更衬托出她那蛮靴的妩媚。
这情景令我柔肠寸断,不免让人担心时光流逝。
愁苦多于欢愉,狂放的心情使然,笑着回望那如花的红颜。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婉约和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宴饮、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友人出家之际,诗人借酒抒怀,既有对友人的惋惜,也有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宴饮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夜宴饮的场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开篇的“绛烛秋宵”便为全诗定下了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酒的芬芳和歌声的动人,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沉醉于这美好的夜晚。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情感愈加浓烈。在描绘舞蹈场景时,诗人使用了“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的生动意象,表现出那种欢愉无尽的氛围。然而,随着“销却柔肠一寸”的转折,诗人又引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令全诗在欢愉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音乐性和情感的表达上都非常出色,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离别的惆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欢乐之间的对比。通过宴饮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暗示了即便在欢聚一堂时,也难免会有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绛烛”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蜡烛
B. 酒的颜色
C. 舞蹈的动作
诗人提到“宁王玉笛”,意在表达什么?
A. 对乐曲的喜爱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的基调是什么?
A. 欢乐与悲伤并存
B. 纯粹的欢乐
C. 绝对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