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烛影摇红 题葬花图》

时间: 2025-05-07 07:16:39

诗句

花落纷纷,残红满地无人管。

却教丫髻荷香锄,闲把馀花掩。

何处东风吹断。

柳阴中、别魂难返。

含情不语,背却斜阳,翠娥愁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39

原文展示:

花落纷纷,残红满地无人管。
却教丫髻荷香锄,闲把馀花掩。
何处东风吹断。
柳阴中别魂难返。
含情不语,背却斜阳,翠娥愁敛。

白话文翻译:

花瓣纷纷飘落,残留的红花满地无人打理。
只见那丫鬟提着香锄,闲暇时把剩下的花朵掩埋。
哪里来的东风,把这情思吹断?
在柳树的阴影下,离别之魂难以回返。
她满怀情意不愿言语,转身背对着斜阳,愁苦的翠娥默默收敛。

注释:

  • 纷纷:形容花落得很多,数量多且纷乱。
  • 残红:残留的红色花瓣。
  • 丫髻:丫鬟的发髻,指年轻的女仆。
  • 荷香锄:提着香锄,表示在园中工作的情景。
  • 东风吹断:指东风吹来使情感断绝。
  • 柳阴:柳树的阴影,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
  • 别魂难返:离别后,心灵的归属难以回到从前。
  • 翠娥: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东风”与“柳阴”传达出了一种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离别与思念。柳树常与离别相关,东风则常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瑛,清代女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丰富,常以女性的视角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忧伤。她的作品多以花、月、柳等自然意象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创作于清代社会的特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中常被束缚,江瑛通过描绘花落、离别等意象,反映了对个人命运和爱情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以花落为引子,展现了一幅悲怆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女性在花谢时的孤独与无奈。从“花落纷纷,残红满地无人管”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残红满地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现今的荒凉。接着提到的丫鬟,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以及她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丫鬟的闲暇与花掩,更显得一种无所作为的悲哀。

“何处东风吹断”则是一种对情感的追问,东风本是春天的象征,却也带来了离别与断裂的痛苦。在“柳阴中别魂难返”中,柳树的阴影暗示着离别后的愁苦,强调了思念的深重和无奈的情感。最后的“翠娥愁敛”勾勒出一个年轻女子在面对夕阳时的落寞,愁苦又不愿言语,显示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以花为喻,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无奈,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承受的情感重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落纷纷:描绘花瓣飘落的景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2. 残红满地无人管:残留的花瓣无人理睬,反映出孤独与被遗忘。
  3. 却教丫髻荷香锄:丫鬟在忙于打理花园,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
  4. 闲把馀花掩:丫鬟掩埋剩余的花,象征对过去美好事物的遗忘。
  5. 何处东风吹断:东风的到来带走了情感,表现出一种无情的变化。
  6. 柳阴中别魂难返:离别的痛苦在柳树阴影中愈加明显。
  7. 含情不语:情感深重,却无言以对,表现出内心的压抑。
  8. 背却斜阳,翠娥愁敛:夕阳西下,愁苦的女子转身,显露出她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花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爱情无常的感慨,通过花的凋零与女子的愁苦,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无望的哀伤,主题涉及生命、情感与社会地位等多重层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东风:代表变化与离别。
  • 柳阴:象征忧伤与思念。
  • 翠娥:代表年轻女子,承载着情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红”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
    • B. 绿叶
    • C. 根茎
    • D. 干枯的树
  2. “何处东风吹断”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情感的断裂
    • C. 自然的变化
    • D. 友情的消失
  3. 诗中提到的“翠娥”形象代表什么?

    • A. 年长的女性
    • B. 年轻美丽的女子
    • C. 一位贵族
    • D. 诗人的母亲

答案:

  1. A. 花瓣
  2. B. 情感的断裂
  3. B. 年轻美丽的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无奈。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江瑛《烛影摇红》与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表现女性情感的细腻,但江瑛更侧重于自然意象与离别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江瑛与她的诗歌》

相关查询

游密庵 庙山伫舟閒赋 游太宁寺 秋闺怨 墨梅 题画芭蕉蔷薇图 其二 慧川园诗 其二 留别杭城诸同年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达 瞒隐 金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生书 故弄玄虚 战役 刳胎焚夭 页字旁的字 来踪去路 包含俄的词语有哪些 溢额 缶字旁的字 朝令夕更 言字旁的字 急赤白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