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49
秋夜泊舟亭山下
作者:陆游
逢水逢山到处留,可怜身世寄孤舟。
一汀苹露渔村晚,十里荷花野店秋。
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
煌煌太白高千丈,那得功名取次休。
在这秋夜,我所经过的水边山头处处留连,令人怜惜我这身世孤独地寄托于一只小舟。一片苇草上的露水映照着渔村的傍晚,十里外的荷花在秋日的野店旁盛开。边塞的信使尚未传来消息,而金戈铁马却先在官府传来。高耸的太白山如同千丈,难道功名就能轻易地得到安宁吗?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陆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坎坷,创作了大量的诗词,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功名的失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他在艰难处境下的孤独与思考。
《秋夜泊舟亭山下》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逢水逢山到处留”,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引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接着“可怜身世寄孤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孤舟象征着他漂泊不定的生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渔村的晚景和盛开的荷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然而,这份宁静却被后面的“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所打破,暗示着国家的动荡和战乱,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现实。
最后两句“煌煌太白高千丈,那得功名取次休”,更是将诗人对功名的思考推向了高潮。太白山的高耸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功名却是如此遥不可及,诗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命运的感慨和对功名理想的思考,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诗中“可怜身世寄孤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A. 自豪
B. 无奈
C. 快乐
“羽檄未闻传塞外”中的“羽檄”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书信
C. 战士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陆游的《秋夜泊舟亭山下》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作,但陆游更加关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