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1
吹灯览镜又匆匆,乌帽新时白鬓空。
残月忙追晓星上,飞霜先到轿窗中。
如何五鼓寒十倍,不肯半分饶一翁。
到得火轮相暖热,山霏特地碧朦胧。
在昏暗的灯光下,匆忙地照镜子,
新戴的乌色帽子下,白发已显得稀少。
残月急忙追赶天边的晨星,
飞来的霜雪先到我的轿窗之中。
为何五更的寒意比十倍还要强,
偏不肯给我一点温暖和宽容。
等到火轮(即火炉)渐渐散发出温暖,
山间的雾霭显得格外青翠朦胧。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江西人。他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诗歌技巧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诗人晚年,常常在城外的野店中住宿,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对寒冷冬晨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温暖的渴望。
此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寒冷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以“吹灯”、“匆匆”描绘出一种急促的生活状态,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乌帽与白鬓的对比,暗示了年华已逝,岁月无情,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残月”和“晓星”的追逐,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时间的流转,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飞霜先到窗前,进一步渲染了早晨的寒冷,诗人对寒冷的感知愈发深刻。
后半部分则通过“如何五鼓寒十倍”的设问,表达了对寒冷的无奈与不满,五鼓的寒意比十倍更强,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屈和对温暖的渴求。最后两句通过“火轮”的温暖与“山霏”的朦胧,形成了一种温暖与宁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的寒冷,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温暖的渴望,表现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五鼓”指的是几点钟?
A. 五点
B. 六点
C. 七点
D. 八点
诗人对寒冷的感受是:
A. 轻松愉快
B. 无奈与渴望
C. 兴奋与快乐
D. 无所谓
“乌帽新时”中的“新”字,主要指:
A. 新买的
B. 新戴的
C. 新做的
D. 新旧的对比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