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

时间: 2025-04-27 18:02:51

诗句

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51

原文展示:

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白话文翻译:

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了,石泉边的槐树新开了花,火焰似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注释:

  • 寒食:古代祭祀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日,禁火,吃冷食。
  • 清明:春季的重要节日,扫墓祭祖、踏青等。
  • 石泉:指清澈的水泉,象征自然纯净。
  • 槐火:槐树的花,因其花开时节,形状如火焰,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寒食与清明节源自古代祭祖的习俗,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清明节则是春天的节气,寓意希望与重生。这两者的结合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先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寒食与清明节之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和生机的气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和清明节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寒食与清明是春季重要的节日,象征着祭奠与怀念,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感慨。石泉的清澈与槐花的盛开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生命的源头,后者则代表着生命的繁荣。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远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食清明都过了:说明时间已经过去,暗示一种怀旧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石泉槐火一时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石泉的清澈和槐花的盛开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寒食清明”与“石泉槐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槐花比作火,形象生动,传达出春天的热烈与生机。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节日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寒食:祭奠与怀念,象征人们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 清明:生命的重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
  • 石泉: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源头。
  • 槐火:新生的热烈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的意义是什么?

    • A. 祭奠先人
    • B. 过冬
    • C. 迎春
    • D. 赏花
  2. 诗中提到的“槐火”象征什么?

    • A. 疲惫
    • B. 生机
    • C. 灾难
    • D. 迷惘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明日登岳阳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清明日登岳阳楼》都涉及了清明节,前者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不同作者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情感与视角。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建康六感·晋 李似表见访 和熊叔雅四咏 其一 石峰春霭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醉山简 谢刘致中瓜二首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其二 四不忍 望京谣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 其一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达有命 射像止啼 用非所学 无垠 鼻哂 曚影 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骑马顶包 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劳动手段 私字儿的字 米字旁的字 委辟 包含振的词语有哪些 江海不逆小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