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51
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了,石泉边的槐树新开了花,火焰似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寒食与清明节源自古代祭祖的习俗,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清明节则是春天的节气,寓意希望与重生。这两者的结合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先人的怀念。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寒食与清明节之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和生机的气息。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和清明节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寒食与清明是春季重要的节日,象征着祭奠与怀念,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感慨。石泉的清澈与槐花的盛开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生命的源头,后者则代表着生命的繁荣。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远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节日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诗词测试:
寒食节的意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槐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