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时间: 2025-05-04 20:40:41

诗句

雪埋磴道古坛夷,畴昔兹游境绝奇。

石上犹存周故辙,山尖难访禹残碑。

云开天柱峰虽出,血作陈清水可悲。

帝赏战功无吝色,定分宝枕疗金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40:41

原文展示:

雪埋磴道古坛夷,畴昔兹游境绝奇。
石上犹存周故辙,山尖难访禹残碑。
云开天柱峰虽出,血作陈清水可悲。
帝赏战功无吝色,定分宝枕疗金痍。

白话文翻译:

大雪覆盖了古老的石阶和坛台,往昔我来游玩时这里的景色真是独特奇妙。
石头上仍然留下了周朝的车辙,山顶上却难以寻觅到大禹留下的残碑。
云雾散开,天柱峰虽然显露,但那流出的血水却令人感到悲伤。
帝王对战功的赏识毫不吝惜,决定分配宝枕来疗治金戈所留下的伤痕。

注释:

  • 磴道:指石阶小路。
  • 坛夷:古代祭坛的意思。
  • 周故辙:指周朝遗留下来的车辙痕迹。
  • 禹残碑:指大禹治水的历史遗迹。
  • 天柱峰:可能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伟大的力量。
  • 血作陈清水:意指流出的血水与清水交杂,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帝赏战功:指帝王对战功的奖赏。

典故解析:

  • 大禹:历史上的治水英雄,象征着治理与奉献。
  •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代表着辉煌的文化与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祺,号泰山,宋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闻名,擅长于抒情和描写山水。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用“雪埋”描写了大雪覆盖的情景,给人以寒冷而宁静的感觉;继而提到“周故辙”和“禹残碑”,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的深厚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云开峰出却显得悲凉,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事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埋磴道古坛夷:描绘了雪覆盖的石阶与古坛,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畴昔兹游境绝奇:回忆过去游玩的美好时光,强调当时的奇妙景致。
  3. 石上犹存周故辙:历史的痕迹仍在,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与追溯。
  4. 山尖难访禹残碑:对大禹遗迹的失落感,暗示历史的消逝。
  5. 云开天柱峰虽出:云雾散开,山峰显露,象征希望与力量。
  6. 血作陈清水可悲:悲伤的景象,流出的血水与清水交融,表达对战争的控诉。
  7. 帝赏战功无吝色:赞美帝王对功臣的赏识,反映出对功名的追求。
  8. 定分宝枕疗金痍:指为了抚平伤痕而分配宝物,象征着对伤痛的治愈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血作陈清水”比喻战争带来的伤痛。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表现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石阶:代表历史的沉重与不易消逝的文化。
  • 山峰:象征着力量与追求的目标。
  • 血水:表达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禹是哪个朝代的英雄? A. 夏朝
    B. 周朝
    C. 唐朝

  2. “雪埋磴道”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
    B. 寂静
    C. 纷乱

  3. 诗中“云开天柱峰”意指什么? A. 希望与力量的象征
    B. 失落的历史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都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而刘克庄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胡贵常所寓西楼 寿同父兄七十二首 七十见梅有感 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 呈龄叟二首 用前人示诸儿韵 次韵帅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次韵林芳叔 寿王修斋枢密·霜杰菊 深儿归自杭梅山弟有诗因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乱狱 奇咳 摩尔 髟字旁的字 积忧成疾 不腆之仪 脱皮掉肉 见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翘课 龙字旁的字 心甘情原 杀菌 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迷而知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