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叠》

时间: 2025-04-26 03:46:46

诗句

生在荒山野水傍,可曾倚市更窥墙。

幽妍丑杀施朱女,高洁贤于传粉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6

原文展示

生在荒山野水傍,可曾倚市更窥墙。
幽妍丑杀施朱女,高洁贤于传粉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于偏远山野的人,他是否曾在市集旁倚墙而望?在这里,尽管有美丽却丑陋的女子施朱妆容,但他们的美与高洁远不及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

注释

  1. 生在荒山野水傍:出生在荒凉的山野和水边。
  2. 可曾倚市更窥墙:是否曾在市集边上倚着墙角偷偷地看?
  3. 幽妍丑杀施朱女:那些美丽与丑陋的女子,施粉朱妆的女子。
  4. 高洁贤于传粉郎:她们的品德与才华高洁远胜于那些只会传递粉色的郎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翰,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刚健豪放,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深受当时文人的追捧。他曾在多次的政治变动中保持独立的思想,留存了许多充满个性的作品。

创作背景

《二叠》写于刘克庄流亡时期,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体现了对美与才华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二叠》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到见解。诗中先描绘了一个生于荒山野水旁的人,似乎是在探讨人们的出身与环境对其人生的影响。接着,通过“可曾倚市更窥墙”的提问,透露出对社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提到的“幽妍丑杀施朱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女性容貌的批判,也揭示了外在美与内在品德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高洁贤于传粉郎”则强调了内在品德的重要性,传达出作者对才华与品德的崇高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蕴深远,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在荒山野水傍: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表明其出身的孤独与偏远。
  2. 可曾倚市更窥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暗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3. 幽妍丑杀施朱女:将美与丑并列,揭示了社会对女性容貌的过度关注,进而引发对于内在美的思考。
  4. 高洁贤于传粉郎: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真正才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生在荒山野水傍”和“倚市更窥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施朱女比作美丽却肤浅的象征,突出了内外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与才华的探讨,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它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警示世人不应仅仅追求外在的美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山野水:象征孤独与偏远,代表诗人对人世的疏离感。
  2. :象征繁华与喧嚣,表达对社会的向往。
  3. 朱女:代表外在美的女子,揭示社会对容貌的追求。
  4. 传粉郎:象征肤浅与庸俗的男子,暗示对才华的轻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荒山野水”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幸福
    • D. 和平
  2. 诗中“施朱女”的形象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内在美
    • B. 外在美
    • C. 高贵
    • D. 忍耐

答案

  1. B. 孤独
  2. B. 外在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思乡之情,探讨孤独与情感的主题。
  • 《登高》(王勃):同样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二叠》在意象的表达上更注重对内外美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加强调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和谐。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审美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刘克庄的诗作有详细的评论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研究古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传记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枕上六言二首 其二 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自成都合江亭相从 离巫山好晴,午後入瞿唐关,憩高齐半日 草虫扇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然梅尚未开 垂丝海棠 醉落魄·栖鸟飞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离本徼末 革字旁的字 坐客无毡 树威 平月 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承嬗离合 明目达聪 两点水的字 己字旁的字 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稚根 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们的词语有哪些 昏头搭恼 小恩小惠 迹象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