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1 17:39:17

诗句

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

虽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9:17

原文展示:

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虽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

白话文翻译:

玉盘上摆放着鲜红的李子,金杯里盛满了清澈的白酒。虽然想要亲手品尝,却又担心味道不合口味。

注释:

  • 玉盘:用玉制成的盘子,形容盘子精美。
  • 著:放置。
  • 朱李:红色的李子,形容李子颜色鲜艳。
  • 金杯:用金制成的杯子,形容杯子珍贵。
  • 白酒:清澈的酒,古代指未加颜色的酒。
  • 持自亲:亲手拿着品尝。
  • 复恐:又担心。
  • 不甘口:不合口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多表现宫廷生活和个人情感,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子夜四时歌十六首》,是萧衍在宫廷中创作的一组诗歌,描绘四季景色和宫廷生活。这首诗具体描述了宫廷中的宴会场景,通过精美的器皿和食物,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作者对美食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美的器皿和食物,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作者对美食的细腻感受。诗中“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描绘了宴会的盛况,玉盘和金杯的使用,不仅显示了宴会的高贵,也反映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后两句“虽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则表现了作者对美食的期待与担忧,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节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盘著朱李”:玉盘上放置着鲜红的李子,玉盘的精美和朱李的鲜艳相映成趣,展现了宴会的高贵和食物的诱人。
  2. “金杯盛白酒”:金杯里盛满了清澈的白酒,金杯的珍贵和白酒的清澈,共同营造了一种奢华的氛围。
  3. “虽欲持自亲”:虽然想要亲手拿着品尝,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期待和亲自体验的愿望。
  4. “复恐不甘口”:又担心味道不合口味,这种担忧反映了作者对美食的挑剔和对完美体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盘”和“金杯”的使用,比喻了宴会的高贵和食物的珍贵。
  • 对仗:诗中“玉盘”对“金杯”,“朱李”对“白酒”,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作者对美食的细腻感受。诗中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还通过作者的心理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节的敏感。

意象分析:

  • 玉盘:象征高贵和精美。
  • 朱李:象征食物的诱人和鲜艳。
  • 金杯:象征珍贵和奢华。
  • 白酒:象征清澈和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盘著朱李”中的“著”是什么意思? A. 放置 B. 装饰 C. 品尝
  2. 诗中“金杯盛白酒”中的“白酒”指的是什么? A. 加颜色的酒 B. 未加颜色的酒 C. 甜酒
  3. 诗中“虽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美食的期待 B. 对美食的担忧 C. 对美食的满足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子夜四时歌》其他篇章,如《春歌》、《夏歌》等,可以了解萧衍对四季的不同感受。
  • 其他宫廷诗,如李白的《清平调》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描绘。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清平调》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宫廷生活,但李白更多表现了宫廷的欢乐和自由,而萧衍则更多表现了宫廷的奢华和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收录了萧衍及其他南朝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南朝诗歌。
  • 《古代宫廷诗研究》:探讨古代宫廷诗的特点和发展,有助于深入理解宫廷诗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南池杂咏五首。寒山 三言重拟五杂俎 访朱放山人 重联句一首 与潘述集汤衡宅怀李司直纵联句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相和歌辞。铜雀妓 送杨遂初赴选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道好古 玄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环流 日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抃风儛润 严词拒绝 款跨 尪弱 大请大受 按扣儿 鬲字旁的字 清欠 目大不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