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19:14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皎然 〔唐代〕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在柳树掩映的亭子里避暑,意趣悠远无法比拟。
烦躁的心情随着朱色的弦乐荡漾,高洁的步伐仿佛依偎在绿叶间。
我喜爱亭子里满座的宾客,随来的只有清风相伴。
清澈的溪水在眼前流淌,向西望去是古老的郡城。
正值六月酷暑,水边的气氛常显得凄凉。
野外的芳香飘来,荷花与水草相依,悠然自得。
禅僧们的生活安逸,逸民们更重视刘、黎二位的品德。
因此我才明白,真正的高尚品格,不在于出身的差异。
皎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皎然与陆游等人交往密切,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这首诗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皎然在陆使君的水堂避暑时写成。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及对隐士生活的崇尚,体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的珍视。
这首诗以避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人品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柳家陶暑亭”引入,立刻营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柳树和亭子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给人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接下来的“烦襟荡朱弦”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中多处提到自然景色,如“滢渟前溪上”,清澈的溪水流淌,仿佛将诗人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古郡。这种旷远的视野,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友人及其品德的赞美,特别是在最后两句中,他强调了高尚的品德与出身无关,体现了一种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整首诗节奏轻快,意境深远,既有清新的自然景象,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皎然的文学才华和人文关怀。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在柳树环绕的避暑亭内,意趣悠远而无法比拟。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心中的烦闷随朱色的弦乐荡漾,高洁的步伐仿佛依偎在绿叶间。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我喜爱亭子里满座的宾客,随来的只有清风相伴。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清澈的溪水在眼前流淌,向西望去是古老的郡城。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正值六月酷暑,水边的气氛常显得凄凉。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野外的芳香飘来,荷花与水草相依,悠然自得。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禅僧们的生活安逸,逸民们更重视刘、黎二位的品德。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因此我才明白,真正的高尚品格,不在于出身的差异。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高尚的品德与出身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夏日避暑的描绘,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隐逸生活
C. 自然景色
D. 都有
“烦襟荡朱弦”中的“朱弦”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弦乐器
B. 一种乐器的颜色
C. 诗人的烦恼
D. 自然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逸民”是谁?
A. 追求隐逸生活的人
B. 喜欢游玩的人
C. 社交人士
D. 农民
答案:
《饮酒》 - 陶渊明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酒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均强调高洁的品德与自然的和谐,但皎然在表现上更注重对夏日避暑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