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时间: 2025-05-02 21:38:37

诗句

玉霄栏槛冠东州,幻出风烟最上头。

壁月山光入遗爱,此方今已号曾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37

诗词名称: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作者: 曹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霄栏槛冠东州,幻出风烟最上头。
壁月山光入遗爱,此方今已号曾栖。


白话文翻译:

在玉霄的栏杆上欣赏东州的美景,
那里的风烟景色宛如幻影,呈现在眼前。
明月照耀的山光映入了我的心间,
此地如今已经被称为曾谹的栖息之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霄:指高耸的云霄,象征高远的地方。
  • 栏槛:栏杆和窗栏的合称,表示围栏或观景平台。
  • 东州:指东面的州或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幻出:仿佛出现,形容风景如梦幻般美丽。
  • 壁月:明亮的月光,墙壁上反射的月光。
  • 遗爱:留下的美好情感或恩泽。
  • 曾栖:指曾谹聚居的地方,或指某种归宿。

典故解析:

  • 曾谹:曾谹,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名士或隐士的名字,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或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生卒年不详),字仲弼,号止庵,晚号涪翁,南宋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曾谹父还朝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曾谹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描写了东州的美丽风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如梦似幻的风烟,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明月与山光的映照,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共鸣。在这首诗中,曹勋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霄栏槛冠东州: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欣赏东州的美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2. 幻出风烟最上头:感受风景如幻影般的美丽,传达出对自然景色的惊叹。
  3. 壁月山光入遗爱:月光与山光的交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动与对友人的思念。
  4. 此方今已号曾栖:强调此地成为曾谹的栖息之地,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烟形容为幻影,增强了景色的神秘感。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美的赞赏,展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和对山水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霄:象征高远与理想的追求。
  • 风烟:代表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月光与山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霄”指的是:

    • A. 普通的风景
    • B. 高耸的云霄
    • C. 低矮的山丘
    • D. 水边的平地
  2. “幻出风烟”描绘的是:

    • A. 真实的风景
    • B. 梦幻般的景象
    • C. 夕阳的余晖
    • D. 烟雾缭绕的场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曹勋的语气更为抒情,而王维则更为淡泊宁静。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精选》
  2. 《古诗词鉴赏全书》
  3. 《王维与曹勋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六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梦芙属题蕉窗老人遗稿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为朱象甫题海天梦月图 鹧鸪天 其十一 鹧鸪天 车中寄长安同好 鹧鸪天 七夕二首 其七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庸庸 草字头的字 亲操井臼 茹痛 津津有味 反犬旁的字 此恨绵绵 槐行 拑口禁语 数东瓜,道茄子 双人旁的字 言近意远 躯壳 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