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40
良霄桂华浸瓦,映晶帘绣户,嫩源峭、星斗空明,雁程迢递催暮。
暝色暗、天低野阔,秋风乱起金银树,渐更阑、零露如珠,断云堆絮。
十里红楼,近远笑语,沸歌尘酒雾。
慨人世、佳节无多,绮怀慵寄缣素。
但丁宁、华年自惜,更休惜、春衣金缕。
待扁舟、迎载桃根,共盟鸥鹭。
兰亭已矣,梓泽邱墟,此生本寄旅。
能对酒、月圆几度。
过眼欢事,摧尽繁花,惯饶风雨。
香飘桂殿,光摇银海,觚棱遥指仙宫阙,问瀛寰、可得枯槎渡。
吹箫散发,翻思控鹤冥游,定消素襟尘土。
鸣蛩絮切,败叶萧骚,早茜衫换苧。
漫省念、灯前屏底,浅妒轻颦,凤履传杯,玳盘教舞。
分瓜片藕,搴芳攀翠,喁喁儿女恩怨语,付柔荑、弹入筝弦柱。
行看检点羊裙,泪墨留题,尚馀恨否。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40
莺啼序 中秋夜赋用梦窗均
作者: 胡先骕 〔近代〕
良霄桂华浸瓦,映晶帘绣户,嫩源峭星斗空明,雁程迢递催暮。暝色暗天低野阔,秋风乱起金银树,渐更阑零露如珠,断云堆絮。十里红楼,近远笑语,沸歌尘酒雾。慨人世佳节无多,绮怀慵寄缣素。但丁宁华年自惜,更休惜春衣金缕。待扁舟迎载桃根,共盟鸥鹭。兰亭已矣,梓泽邱墟,此生本寄旅。能对酒月圆几度。过眼欢事,摧尽繁花,惯饶风雨。香飘桂殿,光摇银海,觚棱遥指仙宫阙,问瀛寰可得枯槎渡。吹箫散发,翻思控鹤冥游,定消素襟尘土。鸣蛩絮切,败叶萧骚,早茜衫换苧。漫省念灯前屏底,浅妒轻颦,凤履传杯,玳盘教舞。分瓜片藕,搴芳攀翠,喁喁儿女恩怨语,付柔荑弹入筝弦柱。行看检点羊裙,泪墨留题,尚馀恨否。
在这良宵中,桂花香浸润了屋瓦,映照着晶莹的窗帘和绣花的门,嫩绿的山川在星空下显得格外明亮,孤雁飞行的路途漫长,催促着傍晚的来临。暮色笼罩着低沉的天空,广阔的田野,秋风在金银树上掀起一阵阵骚动,渐渐地,窗边的露水如珠般晶莹,断断续续的云朵堆积成絮。红楼十里,近处远处皆是欢声笑语,歌声酒气弥漫。感慨人世间的佳节无多,绮丽的情怀难以寄托于缣素之上。唯愿珍惜华年,不再留恋春衣和金缕。待到小舟迎来桃根,共同盟誓鸥鹭。兰亭已逝,梓泽的丘墟,我这一生本是寄居之旅。能与酒月圆时相对几度?眼前的欢事,似乎已随繁花而逝,习惯了风雨的打击。香气飘荡在桂殿,月光摇曳在银海,觚棱遥指仙宫阙,问问那遥远的海角,是否能得枯槎渡过。吹箫散发,思绪翻飞,冥游中也能消去心头的尘土。夜虫鸣叫,枯叶萧条,早已换上了新的衫子。漫漫思念灯前的屏幕,轻微的妒忌和轻颦,凤履传杯,玳盘教舞。分瓜片藕,采芳攀翠,儿女之间的恩怨情仇,轻轻弹入筝弦之中。行看检点羊裙,泪墨留题,尚有遗恨否?
作者介绍:胡先骕(1876-1932),字子云,号夷斋,江苏人。其诗文风格受到传统文学的熏陶,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夜,正值团圆佳节之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莺啼序》中,胡先骕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出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桂花的香气、晶莹的窗帘、星斗的明亮,构成了一幅优雅的夜景图,令人陶醉。接着,诗人通过“雁程迢递催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情绪。秋风、露珠、红楼的描写,似乎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惆怅与孤独。
在对佳节的感慨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人世间欢乐的渴求,也强调了珍惜当下的必要。尤其是“慨人世佳节无多,绮怀慵寄缣素”的句子,深切地传达出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的“行看检点羊裙,泪墨留题,尚馀恨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思绪万千。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团圆、青春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在美好的夜晚,诗人不仅仅是在享受月色与桂香,更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哪个?
“十里红楼”主要描写了什么?
“兰亭已矣”提到的典故是谁的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