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蟠龙山望江》

时间: 2025-05-05 15:15:06

诗句

夭矫蟠龙入画图,青林红树两模糊。

晚来岸帻江天望,几点云帆淡欲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5:06

原文展示:

夭矫蟠龙入画图,
青林红树两模糊。
晚来岸帻江天望,
几点云帆淡欲无。

白话文翻译:

一条翘曲的蟠龙似乎进入了画中,
青翠的树林与红色的树木在朦胧中交融。
傍晚时分,我在岸边望向江天,
只见几只云帆淡淡地飘浮,仿佛无影无踪。

注释:

  • 夭矫:形容事物的姿态优美而曲折,有一种生动的美感。
  • 蟠龙:形容山的形态像一条盘旋的龙,寓意壮丽和神奇。
  • 模糊:形容景物不清晰,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岸帻:岸边的帽子,这里可以理解为岸边的景象。
  • 云帆:指远处的船帆,云淡风轻的情景。

典故解析:

“蟠龙”常用于形容山脉的形状,寓意着自然的鬼斧神工。古往今来,诗人常借用龙的形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象征着力量与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霖,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绘细腻的景象。

创作背景:

《蟠龙山望江》写于作者游览蟠龙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寄托的时代特征。

诗歌鉴赏:

《蟠龙山望江》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诗中用“蟠龙”形容山势蜿蜒,既形象生动,又赋予了山的生命力,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仰与融入。接着,再以“青林红树”描绘出江边的树木景象,色彩的对比传递出秋日的气息,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

诗的后两句在傍晚时分描绘了江天的宁静与朦胧,云帆的出现仿佛是点缀在这幅画卷上的细腻笔触,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传达出诗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令人心境开阔,遐思无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夭矫蟠龙入画图:用夭矫的形容词描绘蟠龙的形态,暗示着山势的奇特与壮丽。
  2. 青林红树两模糊:通过青林与红树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暗示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
  3. 晚来岸帻江天望:描绘晚霞时分的江边景象,给人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感觉。
  4. 几点云帆淡欲无:最后一句以云帆的轻盈暗示生活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蟠龙”比喻山势的曲折壮丽。
  • 对仗:青林与红树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动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清代文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蟠龙:象征着大自然的雄伟与灵动,常常与力量和美丽相联系。
  • 青林红树:代表着生机与色彩的交融,传达出四季变换的美感。
  • 云帆:象征着漂泊与自由,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夭矫蟠龙入画图中的“蟠龙”指的是: A. 一条龙
    B. 蜿蜒的山势
    C. 一幅画

  2. 诗中描写的时间是: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3. 诗人通过“几点云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虑
    B. 淡然
    C. 激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秋色,展现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王时霖《蟠龙山望江》:前者豪放,后者细腻,二者皆赞美山水,但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 渔父·菰蒲叶冷暮天低 渔父 渔父 渔父醉 渔父辞 渔父词(其七) 渔父词四首 渔父 渔父•东坡渔父四章,鲜有和者,效颦二解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蛮羪 征衫 扳椽卧辙 力字旁的字 表忠观 青脸獠牙 胡枝扯叶 全狮搏兔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堕其术中 包含辇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包含哀的成语 膺肺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风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