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妻入道》

时间: 2025-04-27 04:13:07

诗句

人无回意似波澜,琴有离声为一弹。

纵使空门再相见,还如秋月水中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3:07

原文展示:

送妻入道
作者: 李涉 〔唐代〕

人无回意似波澜,
琴有离声为一弹。
纵使空门再相见,
还如秋月水中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妻子入道的感伤与无奈。诗中说人心没有回转的意愿,像波涛起伏般难以平复;琴声离散,弹奏出一曲悲伤。即使将来能够再次相见,那也不过是像在秋月下的水面上看到的倒影,虚幻而不可触及。

注释:

  • 人无回意:人心没有回转的意图,形容感情的无奈。
  • 波澜:这里比喻心情的起伏不定。
  • 琴有离声:琴声分离,指代音乐的悲伤与离别。
  • 空门:指佛教的寺院,象征出家、出世。
  • 秋月水中看:比喻在水面上看到的月亮影像,象征虚幻与不可捉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多以抒情诗闻名,作品常表达对人生和感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妻子出家入道之时,诗人因妻子离去而感到失落与惆怅,借此表达对妻子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妻入道》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开篇“人无回意似波澜”,便勾画出一种心情的波动与无奈,似乎在宣告着人心的冷漠和世事的无常。接着,琴声的离散更是将这种悲伤推向高潮,音乐在此成了情感的载体,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

“纵使空门再相见”,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渺茫与希望,然而“还如秋月水中看”却将这种希望瞬间击碎,秋月的影像在水中摇曳不定,象征着虚幻与不可捉摸,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虽有相见之期,却难以再回到从前的亲密。

整首诗凝聚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爱的挽留,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涉用简单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读后令人感到心酸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无回意似波澜:人心没有转回的意愿,就像波涛起伏,暗示心情的动荡。
  2. 琴有离声为一弹:琴声中有离别的悲鸣,表现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3. 纵使空门再相见:即使将来在佛门中再相见,仍然是对未来模糊的期待。
  4. 还如秋月水中看:如同秋天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虚幻而不可触及,暗示重聚的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心比作波澜,琴声比作离声,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比:通过“相见”和“水中看”的对比,突显重聚的无奈与虚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妻子入道的惋惜与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澜:象征心情的起伏与不安。
  • 琴声:代表情感的表达与离愁。
  • 秋月: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 水中影:表示虚幻与难以捉摸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无回意似波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
    C. 愤怒

  2. “琴有离声为一弹”中的“离声”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音乐
    B. 离别的悲伤
    C. 平常的旋律

  3. 诗中提到的“空门”指的是什么? A. 家庭
    B. 佛教寺院
    C. 学校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离骚》

诗词对比:

比较李涉的《送妻入道》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无奈,而王维则侧重于友情与报国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相关学术论文与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少微上人入蜀 赠衡岳隐禅师 赋得山泉送房造 山中期吉中孚 逢王泌自东京至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 秋日旅舍别司空文明 送戴徵士还山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苦的词语有哪些 骄怠 杯水车薪 三十六国 夕字旁的字 诗豪 一馈十起 执鞭随蹬 收买 竖心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泯却 攻城徇地 疋字旁的字 包含承的词语有哪些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