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 端午》

时间: 2025-05-07 00:49:19

诗句

梅子成金弹。

正池塘、帘纤雨歇,海榴红绽。

节序催人又重午,彩索新缠双腕。

更艾虎、朱符妆遍。

谩对蒲樽开角黍,奈沉湘、旧事经伤感。

须一醉,强驱遣。

清江竞渡人争看。

绕沙堤、荷香存苒。

南薰微扇。

两两龙舟斗相向,夺罢锦标方散。

又早被、西山催晚。

十里平波人去后,但一钩新月蛾眉浅。

归棹急,浪花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9:19

原文展示

贺新郎 端午
作者:陈霆 〔明代〕

梅子成金弹。正池塘帘纤雨歇,海榴红绽。节序催人又重午,彩索新缠双腕。更艾虎朱符妆遍。谩对蒲樽开角黍,奈沉湘旧事经伤感。须一醉,强驱遣。清江竞渡人争看。绕沙堤荷香存苒。南薰微扇。两两龙舟斗相向,夺罢锦标方散。又早被西山催晚。十里平波人去后,但一钩新月蛾眉浅。归棹急,浪花乱。


白话文翻译

梅子已经成熟,宛如金色的弹珠。此时池塘的帘子下,细雨刚歇,海榴花红得正艳。节日的到来催促着人们又迎来了重阳,手腕上新缠的彩带闪烁着光彩。更有香艾和朱红的符咒装点周身。无奈对着蒲酒樽,开怀畅饮,竟想起了湘水边的旧事,令人伤感。还是要痛快一醉,强行驱散心中的愁思。清江上竞渡的人们争相观看,沙堤边的荷花香气依然弥漫。微风轻拂,扇子摇动。两只龙舟对峙竞争,夺得锦标后才散去。又被西山催促着时间流逝。十里平静的水面,人们已经离去,只剩下一弯新月,似眉似弯。归舟急促,浪花翻滚。


注释

  • 梅子成金弹:梅子成熟,形状像金色的弹珠。
  • 池塘帘:指池塘边的帘子,暗指雨停后清新的环境。
  • 彩索新缠双腕:指节日中缠绕在手腕上的彩带,象征庆祝。
  • 艾虎朱符:艾草和红色的符咒,传统习俗中用于驱邪避祸。
  • 蒲樽:指盛酒的器皿,与饮酒相关的意象。
  • 沉湘旧事:指与湘水有关的往事,带有思乡之情。
  • 清江竞渡:指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
  • 南薰微扇:南风轻拂,扇动着微风,给人清凉的感觉。
  • 十里平波:形容水面广阔平静,暗示人们的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善,号清轩,江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节日习俗,尤其在描绘节庆和生活场景方面颇具才情。

创作背景
《贺新郎 端午》创作于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兼具浓厚的民俗文化和个人情感。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中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展现出浓郁的节日气氛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贺新郎 端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浓厚的节日氛围。诗的开头以“梅子成金弹”引入,既表现了夏季丰收的喜悦,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池塘边的细雨、盛开的海榴花,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环境,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生机。

在描写节日习俗时,诗人提到“彩索新缠双腕”、“艾虎朱符妆遍”,展示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热情。接着,诗人用“须一醉,强驱遣”表达出对往事的思念和现实的无奈,情感在欢庆与忧伤之间交错,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后半部分描绘了激烈的龙舟竞渡,生动地表达了节庆的热闹与人们的欢呼。最后,诗人用“十里平波人去后,但一钩新月蛾眉浅”作结,转而抒发离别的感伤,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味。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欢庆场面,更蕴含了对人生、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子成金弹:梅子成熟,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2. 正池塘帘纤雨歇:描绘雨后清新的气息,增强节日氛围。
  3. 海榴红绽:海榴花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4. 节序催人又重午:节令的推进,提醒人们迎接重阳。
  5. 彩索新缠双腕:彩带象征节日的欢庆和人们的期待。
  6. 更艾虎朱符妆遍:艾草和符咒的装饰,体现传统习俗。
  7. 谩对蒲樽开角黍:开怀畅饮,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8. 奈沉湘旧事经伤感:抒发对旧事的惆怅。
  9. 须一醉,强驱遣:借酒浇愁,想要驱散内心的忧伤。
  10. 清江竞渡人争看:描绘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11. 绕沙堤荷香存苒:荷花的香气,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气息。
  12. 南薰微扇:轻风拂面,增添了节日的舒适感。
  13. 两两龙舟斗相向:竞渡场景,体现节日的竞争与欢乐。
  14. 夺罢锦标方散:竞赛结束后,人们的欢庆。
  15. 又早被西山催晚:时间流逝,暗示生活的无常。
  16. 十里平波人去后:描绘人们离去后的孤寂。
  17. 但一钩新月蛾眉浅:新月如眉,象征着淡淡的惆怅。
  18. 归棹急,浪花乱:归舟急促,映射着内心的纷乱与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子成金弹”,形象地比喻梅子的成熟。
  • 拟人:如“节序催人”,赋予节令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南薰微扇,清江竞渡”,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及个人情感的纠葛展开。在欢庆与忧伤之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与对往事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子:象征着丰收和喜悦。
  2. 海榴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3. 彩带:象征着节日的欢庆和人们的期待。
  4. 艾草:传统习俗,象征着驱邪避祸。
  5. 龙舟:代表着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象征着竞争和团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子成金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喜悦
    C. 无奈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彩索新缠双腕”是指什么? A. 龍舟
    B. 节日的彩带
    C. 酒樽
    答案: B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情感是? A. 怀念与欢庆
    B. 忘记与放下
    C. 失落与伤感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端午日赐衣》 - 朱自华
  2.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离骚》与陈霆的《贺新郎 端午》都是描写节日与个人情感的作品,但《离骚》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而《贺新郎 端午》则侧重于节日的欢庆与生活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1. 朱自华,《端午日赐衣分析》,《古诗文研究》。
  2. 屈原,《离骚》及其影响,现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琵琶仙 橘溪夜泊 琵琶仙 琵琶仙 琵琶仙 江上早春感事别于晦岩 琵琶仙 拜月 琵琶仙 客窗春雨感怀 琵琶仙 吴中岁暮感怀时官军收复润州 琵琶仙 客筵同任竹君、丁韵琴、蔡容庄听琵琶即事 琵琶仙 琵琶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善则迁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尊师贵道 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生离死别 同字框的字 颠连穷困 一杖一条痕 包含故的词语有哪些 赤脚医生 閠字旁的字 包含挽的词语有哪些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鬈曲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挟细拿粗 心怡神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