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0:43
秋日感怀
白露下庭树,忽然天地秋。
萧条海上望,怆恻令人愁。
世路日梗纷,干戈满中州。
王业岂不广,居然如缀旒。
嗟彼徇名人,尚爱关内侯。
南琛效职贡,尽逐沧溟舟。
印绶何累累,报国无良筹。
独有云台子,深怀蹙额忧。
白露时节,庭院中的树木开始变得萧瑟,仿佛天地之间已然进入秋季。望向海面,景色萧条,心中不禁生出愁绪。世道纷乱,战乱不断,整个中原大地都是干戈四起。国家的事业难道就不应该广阔吗?如今却如同悬挂的飘带般不堪。叹息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竟然还珍视关内的侯爵。南琛则在职贡上尽心尽力,却被无情地驱逐到沧海之舟。印绶何其繁多,却无计可施报国。唯有我这云台之上,深感心中的忧虑。
作者介绍:陈亮,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澄怀,生于文革时期,后仕宦于元朝,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历史动荡的时期,诗人目睹了国家的纷乱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及个人理想的失落感。
《秋日感怀》通过描绘白露时节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开篇以“白露下庭树”引入秋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冷清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萧条海上望,怆恻令人愁”来传达自己对时局的感慨,海上的景象与心中的愁苦相互映衬。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及世道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世路日梗纷,干戈满中州”,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国家的动乱,也隐喻了个人理想与抱负的受挫。诗人进一步抒发对追求名利者的嘲讽,认为他们只顾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危难。
最后,诗人以“独有云台子,深怀蹙额忧”作结,表达了自己独处的忧虑与孤独。云台象征着高处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感情深沉,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白露下庭树”以“白露”喻指秋天的到来,展现了时节的变迁;“萧条海上望”与“怆恻令人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个人理想的失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露”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世路日梗纷”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