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春愁》

时间: 2025-07-31 05:02:22

诗句

东风荡扬轻云缕。

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

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5:02:22

原文展示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东风轻拂,带走了淡淡的云彩,时不时地飘来几阵细雨。水边的台榭上,燕子刚刚归来,湿润的泥土上还带着飘落的花瓣。海棠花瓣铺满了小径,依旧显得春天有些憔悴。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让我想起那个人和月光下折下的梨花。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萧萧雨:形容细雨,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水边台榭:指的是水边的亭子,通常用来休息和观景。
  • 香泥:指的是湿润的泥土,带有花香的气息。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柔情。
  • 依旧成春瘦:虽是春天,但因各种因素显得有些憔悴。
  • 黄昏庭院柳啼鸦:描绘了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的宁静而忧伤的场景。
  •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回忆往昔与爱人共赏梨花的情景,表现了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生卒年不详),字公适,号月洲,南宋时期的诗人。陈亮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以词闻名。他的词风格豪放,思想深邃,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春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春愁》是一首抒发春天愁苦情感的词作。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东风荡扬轻云缕”便以春风为引,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然而,随着细雨的降临,诗歌的基调开始转为凄凉,透出一丝春愁。

“水边台榭燕新归”,在这一句中,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湿带落花飞”却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恰如人生中的美好瞬间,往往易逝。“海棠糁径铺香绣”,海棠花的盛开使得小径变得香气四溢,但“依旧成春瘦”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黄昏时分,庭院中柳啼鸦的描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交融在一起。“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一句,带着深深的思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令人动容。

整首词以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在春日中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荡扬轻云缕:春天的东风轻轻地摇曳着淡淡的云彩,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春日气息。
  2. 时送萧萧雨:雨水时不时地飘落,细雨萧萧,增强了诗歌的凄凉感。
  3. 水边台榭燕新归:水边的亭子中,燕子刚刚归来,暗示春天的生机。
  4.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泥土湿润,带着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5. 海棠糁径铺香绣:小径上铺满了海棠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6. 依旧成春瘦:尽管是春天,但因种种因素,显得有些憔悴。
  7. 黄昏庭院柳啼鸦: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营造出宁静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8.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回忆起与爱人共赏梨花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荡扬轻云缕”,将东风比作轻柔的手,营造出温和的氛围。
  • 拟人:如“柳啼鸦”,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如“水边台榭燕新归”,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凋零,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与希望。
  • 海棠:象征美丽与柔情,反映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梨花:代表纯洁与爱情,唤起对往昔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风荡扬轻云缕中的“东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思念
    • C. 欢喜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美丽
    • C. 悲伤
    • D. 友情

答案

  1. C. 春天
  2. B. 思念
  3. B.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苏轼《水调歌头》

与陈亮的《虞美人·春愁》相比,苏轼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而《春愁》则显得更加忧伤和细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秀才圃中牡丹 寄山阴单骏如 华亭百咏·石鱼 和张石盘侍御年兄过访之作二首 其二 宿金鸡城前 临江仙(周国正生朝) 闻台儿庄捷报寄呈素园丈 利国监驿 敖嘉猷以诗招饮次韵奉答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望空捉影 核验 悬断是非 曰字旁的字 球琳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创的词语有哪些 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破漏 见字旁的字 龙骧虎踤 擂鼓筛锣 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额头 三撇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奶子酒 皮相之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