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

时间: 2025-05-04 11:02:28

诗句

九十春光已过半,养花天气正融和。

海棠枝上莺声好,道与时流见得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2:28

原文展示:

九十春光已过半,
养花天气正融和。
海棠枝上莺声好,
道与时流见得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半,正是养花的好天气,温暖而宜人。海棠树上黄莺的歌声十分悦耳,想问大家,你们是否能看出时光的流逝呢?

注释:

  • 九十春光:指的是春天的90天,象征春天已过大半。
  • 养花:指的是种花、照顾花卉,暗示春天是花卉生长的季节。
  • 莺声:指的是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道与时流见得么:问对方能否察觉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时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中仁是宋代的高僧与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生活的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思考。开篇“九十春光已过半”,简洁明了地指出时光的流逝,给人以时间紧迫感。接下来的“养花天气正融和”则描绘出春日的温暖和生机,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诗中提到的“海棠枝上莺声好”,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力量的赞美,黄莺的歌唱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道与时流见得么”则引入了哲理思考,诗人借此反问,借问读者是否能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对生命、对时间的沉思。这种思考不仅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珍惜。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自然的美景、生命的活力与时间的流逝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十春光已过半”:时光飞逝,春天已过去了大半,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 “养花天气正融和”:描述了春天的温暖与适合养花的气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
    • “海棠枝上莺声好”:描绘海棠树上黄莺欢唱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道与时流见得么”: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质问他人是否能感知到这种变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光”与“养花”,“莺声”与“时流”,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莺声”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命的象征,暗示生命的短暂。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海棠:代表美丽与短暂。
  • 莺声:象征生机与活力,暗示春天的欢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提到的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天?

    • A. 30天
    • B. 60天
    • C. 90天
    • D. 120天
  2.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 D. 鹦鹉
  3. 诗人通过“道与时流见得么”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C. 对花的赞美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释中仁的诗在对春天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感受的结合。
  • 《春夜喜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雨的美丽,与释中仁的春光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春天意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寿李同知) 点绛唇 西江月·新秋写兴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冬景 舟雪洒寒灯 夏景 其二 夏雨生众绿 冬景 独钓寒江雪 夏景 其一 松凉夏健人 水调歌头 其七 中秋口占 念奴娇·先生自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原状 姕姕 心字底的字 门尹 禾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夭桃襛李 杜断房谋 糸字旁的字 眼不识丁 各式各样 包含将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副的成语 谦逊下士 瓦字旁的字 胼胝之劳 濒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