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36
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
秋天来临,万物皆已凋零,唯有那水中的莲花傲然绽放着红色的花朵。它扎根于水中,安然自处,不愿随风漂泊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凌波”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水中莲花的赞美,莲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作者介绍: 郭恭,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简练而含蓄。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秋季,正值季节更迭之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特别是对莲花这一意象的深刻理解。
《秋池一枝莲》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莲花在凋零的季节中依然顽强绽放的精神。诗的开头“秋至皆零落”便营造出一种凋零的氛围,映衬出秋天的萧瑟。接下来的“凌波独吐红”,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莲花的独特与坚韧,尽管周围的环境已是凋零,唯有它傲然开放,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诗的后两句“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莲花的根扎在水中,象征着它的坚定与执着。“未肯即随风”表达了莲花对环境的抵抗,表现出一种生存的智慧与选择。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精神,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的品质,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至”指的是什么季节?
“凌波独吐红”中的“独吐红”指的是什么?
诗中莲花扎根于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郭恭的《秋池一枝莲》更侧重于描绘个体在逆境中的坚韧,而白居易则是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两者都表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