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05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作者: 贺铸 〔宋代〕
花院深疑无路通。
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当时偏恨五更钟。
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
一双金缕枕,半床空。
画桥临水凤城东。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在花园深处,似乎没有通向外界的路。
在碧纱窗影下,映衬着洁白的芙蓉花。
当初我特别恨那五更的钟声。
在分别的地方,斜月照在小窗帘上。
楚地的梦境已然变得冷清,踪影全无。
一对金缕的枕头,却只剩半床的空虚。
画桥临水而建,位于凤城的东边。
楼前的柳树,几度在秋风中憔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梦”典故出自《离骚》,用以表现对故土的思念。古代文人常以梦境寄托情感,表现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62年-1126年),字方回,号宛丘,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其作品多描绘爱情和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此表达对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作,贺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花院深疑无路通”便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仿佛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内心的烦恼无法向外倾诉。接着“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将美丽的芙蓉花与窗影的幽静结合,形成一种清雅而又淡淡的忧伤。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怨恨,尤其是“五更钟”的钟声,象征着离别的时刻,让人心生不忍。
“分携处,斜月小帘栊”描绘了一种柔和的夜色,月光透过窗帘,似乎在提醒诗人过去的美好时光。此后“楚梦冷沈踪”则转向对梦境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独特,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流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词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情的表现力。比如“斜月小帘栊”中“斜月”与“小帘”的对仗,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思念与离别展开,表现了对爱人和过去时光的眷恋,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贺铸
C. 苏轼
D. 陶渊明
“五更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旅行
D. 快乐
“楚梦冷沈踪”中的“楚梦”主要代表什么?
A. 对故土的思念
B. 梦境的美好
C. 恋人的身影
D. 孤独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小重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贺铸更侧重于孤独与失落,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和细腻。两者皆通过自然意象展现内心情感,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