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讲筵侍立 其二》

时间: 2025-04-23 23:11:08

诗句

须臾讲殿报班齐,拜罢东升一半西。

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右阶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1:08

原文展示:

须臾讲殿报班齐,
拜罢东升一半西。
两序公卿皆赐坐,
史臣讲读右阶隮。

白话文翻译:

不久,讲殿里报告班次已经齐全,
拜完礼后,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一半已经隐去。
两旁的公卿都被赐予了坐位,
史官在右侧讲读经文。

注释:

  • 须臾:瞬间,表示时间短暂。
  • 讲殿:指讲课的殿堂,通常为朝廷或学堂的场所。
  • 报班齐:报告班次已齐,指与会者已到齐。
  • 拜罢:拜完礼。
  • 东升一半西:形容太阳从东升起,西边一半已经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两序公卿:指两旁的官员。
  • 赐坐:给予坐位的恩赐。
  • 史臣讲读:史官在讲读历史文献,右侧的阶台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贞,号亦之,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兴盛、文化繁荣之际,诗人描绘了朝廷讲学场景,反映了当时重视教育和文化的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讲筵侍立 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讲学场景,展现了当时官员对于知识的尊重与追求。首句“须臾讲殿报班齐”即以时间的短暂性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凑而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的“拜罢东升一半西”,既描绘了时间流逝的自然景象,又暗含着朝廷礼仪的严谨和庄重。

“两序公卿皆赐坐”一句,突显了公卿们在文化讲堂中的地位与尊严,展现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生活的交融。最后一句“史臣讲读右阶隮”则是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强调了史官作为文化传递者的重要角色。整首诗以清新雅致的笔调,表现出对知识的敬仰与对文化氛围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须臾讲殿报班齐:讲课的殿堂里,众人已经齐全,暗示了学术活动的开始。
  • 拜罢东升一半西: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时间的紧迫与庄重的礼仪。
  • 两序公卿皆赐坐:突显了官员的地位与身份,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 史臣讲读右阶隮:史官在右侧讲读,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 意象:通过“东升一半西”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增添了时空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传达了在礼仪与学术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敬重与交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讲殿:象征文化和知识的殿堂。
  • 公卿:代表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
  • 史臣:历史的记录者,象征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须臾”一词的意思是: A. 很久
    B. 瞬间
    C. 迟缓
    D. 未来

  2. “两序公卿皆赐坐”中的“赐坐”指的是: A. 赠送座位
    B. 强制就座
    C. 给予座位的恩赐
    D. 让座

  3. 诗中提到的“史臣”主要负责: A. 讲解历史
    B. 管理国家
    C. 书写诗词
    D. 参与政务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注重对礼仪和知识的尊重,后者则强调放纵与豪情。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体现了对文化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雪里 闻状元是少年 用戴帅初韵寄孙常州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次韵答攀拍撝 次韵童尚质书怀三首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其一 中秋月下醉笔 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平德和 包含宥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眼是秤 经多见广 枝外生枝 燋烂 追风逐电 爿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利己损人 裁云剪水 爻字旁的字 骚旨 祖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