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甘州歌》

时间: 2025-05-04 00:26:39

诗句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39

原文展示

甘州歌
作者: 符载 〔唐代〕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的嫦娥并不需要画眉,她只用云雾织成的罗衣。
她不知道梦已经随着青鸾飞去,仍旧用花枝来遮掩自己的面容。

注释

字词注释

  •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象征着美丽和孤独。
  • 画眉:形容女子打扮,意指美化自己。
  • 罗衣:轻薄的衣服,常用来形容仙女的衣裳。
  • 青鸾:一种美丽的鸟,古代常用来象征美好和梦想。
  • 花枝:花的枝条,常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嫦娥:源自《山海经》,嫦娥因偷吃仙药而飞升月宫,成为孤独的月神。
  • 青鸾: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自由和美好的愿望,寓意梦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符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甘州歌》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艺术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梦幻和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甘州歌》以嫦娥为主角,诗中通过描绘她的形象与状态,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嫦娥在月光下不需要装扮,她的美丽来自于自然的赋予,而非人为的修饰,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诗的前两句,通过“云雾作罗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突显了嫦娥的灵动与高洁。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一种对梦与现实的思考,梦随青鸾飞去,似乎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与不可追寻。嫦娥用花枝遮掩自己的面容,表现出她的隐秘与无奈,既有对美的渴望,也有对孤独的接受。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而深邃,读来令人唏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里嫦娥不画眉:描绘嫦娥在月光下的自然美,暗示她并不需要打扮。
  2. 只将云雾作罗衣:用云雾作为她的衣服,体现出她与自然的和谐。
  3. 不知梦逐青鸾去:梦随着青鸾远去,暗示美好与梦想的流逝。
  4. 犹把花枝盖面归:嫦娥用花枝遮掩自己的面容,表现出她的孤独和隐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雾比作罗衣,突显嫦娥的飘逸与美丽。
  • 拟人:梦被形象化为能追逐的存在,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前后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嫦娥的孤独与美丽,探讨了人对美好梦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嫦娥:象征孤独与美丽。
  • 云雾:象征梦幻与虚无。
  • 青鸾:象征追逐的梦想与希望。
  • 花枝:象征美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嫦娥”象征什么? A. 美丽与孤独
    B. 财富与权力
    C. 努力与奋斗
    D. 友情与爱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中嫦娥需要画眉来美化自己。(对/错)

答案

  1. A
  2. 梦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感。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甘州歌》都涉及月亮与孤独,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强调了对美的渴望与梦的追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香子 墨芙蓉 行香子 雷峰夕照 行香子 梅未着花 行香子 书泗洲南山石壁 行香子(代赠) 行香子 赠胡大雷教授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行香子·秋入鸣皋 声声慢 城北一废园新营花树,激流植援,游事甚盛 声声慢 潇湘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紫芝书 卤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协意 坐亡 致谢 竹字头的字 孝子爱日 尸骨未寒 玄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反经合道 虚左相待 云腾 包含普的词语有哪些 日昃不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