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4:01
蝶恋花 其一
自送行人无意味。
独上高楼,何处愁堪寄。
闻道长安西北是,
栏干不向东南倚。
别恨似烟春似水,
一阵轻寒,一阵游丝起。
小院落花飞燕子,
夕阳闲在蘼芜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无奈和愁苦。独自登上高楼,满心愁苦却无处寄托。听说长安在西北方,但我却不想向东南倚靠栏杆。离别的苦恨如烟似水,时而感到一阵轻寒,时而又有游丝般的思绪升起。小院中,花瓣随风飘落,燕子掠过,夕阳静静地洒在蘼芜地上,一切显得宁静而又忧伤。
黄燮清(公元1686年-1768年),字念曾,号秋叟,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感伤和对生活无奈的感触。诗中通过富有画面感的意象,传达了离愁别恨的复杂情绪。
此首《蝶恋花 其一》将离别的愁苦与春天的温暖景象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人在独自高楼之际,心中满是愁苦,无法倾诉,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诗的开头“自送行人无意味”直接揭示了送别的无奈,随之而来的“何处愁堪寄”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令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无法寄托的忧伤。
“别恨似烟春似水”,将离别的苦涩比作烟雾与春水,意象优美而又含蓄,暗示着这种情感的无形与流逝。接下来的“轻寒”和“游丝”则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微寒的对比,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而最后一联“小院落花飞燕子,夕阳闲在蘼芜地”,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尽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深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淡淡的忧伤。
诗中提到的“行人”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亲人
C. 诗人自己
D. 不明确
“别恨似烟春似水”中的“烟”主要表达了:
A. 离别的痛苦
B. 春天的温暖
C. 诗人的希望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最后描绘的“夕阳闲在蘼芜地”意味着:
A. 生命的结束
B. 生活的繁忙
C. 诗人的快乐
D. 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