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5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君才郄林枝,灵根芳正发。
笔下富词藻,云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气,洒洒冰雪魄。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
桂籍那未香,天公无皂白。
学如禾与稻,既艺宜必获。
于时误儒冠,孰不嗟铸错。
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
随珠既璀璨,和璞无蹖驳。
有文可与评,有酒可与酌。
长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罗庾俦,吾乡宜卜宅。
我们这些儒生到底在做什么呢?不过是在读书和携带书卷而已。你才华横溢,如同林中的枝叶,灵根正茂地生长。你笔下的辞藻丰富,宛如云锦从天而降。你那英俊的气质,宛如山岳的光辉,冰雪般的清朗气魄。中秋的圆月正好,适合一起赴广寒宫的约会。桂花的香气却未曾散发,天公对此无所谓黑白。学习就像禾苗与水稻,只要认真耕耘,定能获得成果。可惜在当时错失了儒生的光环,谁不为此感叹铸错呢?篇章不断涌现,有主有客互相交流。璀璨的珠子令人艳羡,和璞却不显得突兀。文才可以共同品评,酒也可以共同畅饮。长久吟唱,不会在夜宿中停留,行动如同蛇般迅捷。高兴的是能得罗庾的同伴,我的故乡应当选择此地为家。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作品常常融入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
《次韵酬李黄山》创作于与友人李某聚会时,彼此交流诗词,表达对学问和人生态度的感慨。诗中所涉及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读书和交友的热情。首联通过反问引出主题,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对才华的推崇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及自然元素,如“中秋璧月”、“桂籍那未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学习的比喻,将读书与耕作相提并论,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李某的赞美与期待,体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和相互激励。结尾处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蕴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理想家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友谊的珍视,既展示了个人的才华,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友谊和自然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自然
C. 努力学习
D. 生活理想
“中秋璧月圆”所表达的意象是?
A. 秋天的气息
B. 团圆的美好
C. 繁华的景象
D. 哀伤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桂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书籍
C. 一种酒
D. 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