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3:29
送律师归婺州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证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京城中讲学已经有一段时间,曾经在坛前为法师作证戒。如今回到双溪桥北边的寺庙,乡里的僧人们争相向他学习礼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以诗、文、书法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琐事,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籍在京城学习和讲学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从事佛教教育的热情和对故乡僧人的关心。诗中表达了他对知识传播与佛教礼仪的尊重。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教育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乡僧学习礼仪的重视。首句“京中开讲已多时”既表明了诗人在京城的学习经历,也暗示了学术氛围的浓厚。接下来的“曾作坛头证戒师”则揭示了他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的身份,展示了他在教育和道德传承方面的重要角色。
最后两句则回到了乡村,描绘了乡僧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礼仪的学习热情。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城乡文化的差异,也体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弘扬的重要性。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表明诗人内心深处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故乡文化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僧人礼仪学习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道德引导的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诗人曾在京城做什么?
A) 讲学
B) 书法
C) 旅行
D) 读书
“乡僧争就学威仪”中“威仪”指的是什么?
A) 财产
B) 学问
C) 礼仪
D) 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籍的《送律师归婺州》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文化与教育的传播,而后者则更侧重于离别的感伤情绪。两首诗都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