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06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
在稀疏的柳树下,桥的尽头尽收眼底,水位下降,通往路的方向一片开阔。家家户户在月光下洗衣,渔舟在码头边随风而荡。眼中无所执着,行走时步履蹒跚只靠一根枯竹杖。谁能束缚这种野逸的心情,悠然自得,往西走又向东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悠然西复东”反映了一种游历的心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与道家思想有共鸣。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诗人,文学成就卓著。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温婉的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虽身处动荡之中,却渴望归隐自然,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柳桥秋夕》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与自然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自然景物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柳树与水面,给人一种清新而开阔的感觉,似乎在描绘一幅宁静的秋景画。接着,诗人通过“衣杵家家月”和“渔舟浦浦风”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月光下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眼明无俗物”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强调心灵的清明与自由,暗示一种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归依。最后一句“悠然西复东”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不受世俗束缚的追求。在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难得的淡泊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脱,以及追求自由的理想,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疏桥尽见”意指什么?
A. 柳树繁茂
B. 柳树稀疏
C. 桥被遮挡
诗人通过“眼明无俗物”想表达什么?
A. 对尘世的执着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财富的渴求
诗中提到的“衣杵”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清洗衣物的工具
C.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柳桥秋夕》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陆游更注重日常生活的描绘,而王维则强化了自然景色的清幽与宁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现形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