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门洞》

时间: 2025-04-30 02:36:07

诗句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6:07

原文展示: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香积寺,清晨游历龙门。
孤独的山峰支撑着苍穹,深邃的山谷裂开厚土。
古老的洞穴吹出腥风,峭壁上挂着爪痕。
水面上漂浮着石楠花,悬崖上缠绕着菖蒲根。
我横着策马,心中意犹未尽,撩起衣裳探寻源头。
绝境怎能称名,恨我诗句烦琐。
转眼间苍云聚合,恐怕白雨会翻滚。
向东奔赴平野,万里之遥扶桑初升。

注释:

字词注释:

  1. 香积寺:位于龙门山中,是佛教寺庙,常为游人所至。
  2. 龙门:指龙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
  3. 苍昊:指深蓝的天空。
  4. 厚坤:指厚重的土地或大地。
  5. 古穴:古代的洞穴。
  6. 腥风:指阴冷的风,带有腥味。
  7. 爪痕:可能是指动物攀爬留下的痕迹。
  8. 横策:指骑马横坐,策马而行。
  9. 褰裳:撩起衣裳。
  10. 绝境:险境,极为艰难的环境。
  11. 苍云:蓝色的云。
  12. 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地,象征东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和文学创作,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尤其以诗词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龙门洞作为游览之地,给他带来了灵感,体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龙门洞》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作者在清晨来到香积寺,游历龙门,展现出清新自然的气息。孤峰与大壑的描写,形成一种宏伟的景观,既体现了自然的伟岸,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古穴和峭壁则传达出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气息,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求源头的意图,表现出一种探索精神。诗中“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一句,揭示了在面对自然的壮丽与人生命运的无常时,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最后,诗人展望东边的平野,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深厚的自然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无尽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 诗人描写到达香积寺,清晨时光中游历龙门,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 孤独的山峰支撑着广阔的天空,深邃的山谷裂开厚重的土地,突显了自然的雄伟。
  3.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 古老的洞穴吹出阴冷的风,峭壁上留下动物的爪痕,展现出一种神秘与野性的结合。
  4.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 水面上漂浮着石楠花,悬崖上缠绕着菖蒲,描绘出水陆相依的自然景色。
  5.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 诗人骑马前行,心中意犹未尽,撩起衣裳去探寻水源,显示出对自然的好奇与追求。
  6.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 绝境之地难以用语言表达,惋惜自己诗句的繁琐与不足,表现出内心的纠结。
  7.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 转瞬间苍云聚集,恐怕会引发白雨,暗示了自然变化的无常。
  8.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 向东奔赴平野,远望万里之遥的日出,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峰撑苍昊”比喻山峰的伟岸。
  • 拟人:古穴“吹腥风”,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构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孤峰:象征孤独与伟岸,体现自然的雄伟。
  2. 苍昊:代表天空,象征自由与广阔。
  3. 古穴:暗示历史的深邃,带有神秘感。
  4. 腥风:体现自然的野性与阴冷。
  5. 菖蒲:象征水边的生机与生命力。
  6. 扶桑:代表希望与未来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中的“龙门”指的是?
    A. 一种鱼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2. 诗中提到的“苍昊”是指?
    A. 大海
    B. 天空
    C. 大地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害怕
    B. 敬畏和探索
    C. 漠不关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庐山谣》
  3.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描写了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浩瀚自然的敬畏,但陆游更注重个体的感受与思考,而王之涣则偏向于壮阔的景象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诗文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玲珑四犯 寄怀素秋用清真体 玲珑四犯 寄漱泉、季子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题叶霓仙遗词,兼寄其弟琴西 玲珑四犯•闰六月初七日作 玲珑四犯 寒食前二日庸斋以玲珑四犯词见示情辞凄婉讽诵再三依韵和作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用史梅溪韵代送 玲珑四犯 自制凤凰衣萤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叫停 朗畅 豕字旁的字 师老兵破 妇结尾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包含鸠的成语 宏赡 丰功懋烈 瓦字旁的字 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太平无事 荒唐不经 倒八字的字 摇唇鼓舌 提土旁的字 扶困济危 土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