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不登高与兄弟邻里就敝舍饮菊》

时间: 2025-05-02 19:44:11

诗句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

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

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11

原文展示: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
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
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的夜晚我对着明亮的月亮,九月九日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节日的气氛岂是不好,而我恰好在家中。举杯与邻里共饮,摆上丰盛的鱼虾美食。何必去登高山,清淡的欢愉自有无尽的乐趣。

注释: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月亮节,象征团圆。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时有登高的习俗。
  • 黄花:即菊花,重阳节常以菊花祭祖。
  • :聚会,交杯换盏之意。
  • :煮熟的食物。
  • :指的是海鲜,代表丰盛的饮食。

典故解析:

  • 登高: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是古老的习俗,象征着健康长寿。
  • 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重阳节时饮菊酒也有延年益寿的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十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见称,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节日时与邻里欢聚,表达了他对节日的珍惜和对家庭团聚的向往。诗中展现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情与平淡生活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和重阳两个节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和节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诗人转向家庭聚会,强调“樽酒醵邻里”,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与其去追求高远的登高赏景,不如在家中与亲友共享清欢,反映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快乐的追求。

整首诗节奏轻快,语言通俗易懂,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诗人在表达对节日的喜爱时,也隐含了对物质享受的淡化,强调精神层面的满足。诗的最后一句“清欢自无涯”,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简单而持久的快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秋对明月:在中秋节的夜晚,月明如镜,象征团圆。
    • 九日逢黄花:在重阳节时,正值菊花盛开,寓意生命的坚韧。
    • 节物岂不好:节日的气氛和景物都不错。
    • 而况身在家:尤其是在家中,更加温馨。
    • 樽酒醵邻里:举杯共饮,与邻里分享快乐。
    • 盘餐饤鱼虾:丰盛的饭菜,象征着家常美味。
    • 何必登高山:不必去登高远眺。
    • 清欢自无涯:平淡的快乐是无尽的。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韵律和谐。
    • 通过“樽酒”和“盘餐”的对比,强调饮食与交流的愉悦。
  •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倡导珍惜身边的人与事,体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节日团聚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黄花:菊花的盛开,象征坚韧与长寿。
  • 樽酒:象征欢乐与人际关系。
  • 鱼虾:代表丰盛与家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秋节是哪个月的节日?
    A. 七月
    B. 八月
    C. 九月

  2.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3. 诗人认为登高的意义是什么?
    A. 享受景色
    B. 不必追求
    C. 增强体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十朋与杜甫的作品,王十朋更注重生活的平淡与人际关系,而杜甫则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但都在诗中展现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 寄王提刑仲谋 太常引 寿陶珉溪 太常引 为万奴总管寿 太常引 为王同知寿 太常引 送王嘉父 太常引 连阴书事 太常引 晚景 太常引 壬寅季夏即事 太常引·江梅开似蕊珠宫 太常引·行云踪迹杳无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合钤 欲扬先抑 自我批评 用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浮露 宵旰焦劳 马咽车阗 围追堵截 包含拙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敝衣枵腹 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顾望 骚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