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0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07:02
原文展示:
次郑好义见贻韵(二首) 方孝孺 〔明代〕
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 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举起一杯酒,以此慰藉离别的愁肠。 清冷的夜晚漫步在广阔的庭院,明亮的星星闪烁着寒光。 一直以来怀揣着非凡的志气,放眼望去,四周皆空。 在盛年时徘徊不前,滞留在遥远的南方荒野。 你看那帝王的闲适,不必真的骑着黄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居叫“正学”,世称正学先生。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在山中独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中独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以酒慰藉离别的愁苦。接下来的“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星星的寒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展现了诗人一直以来怀揣的非凡志气,但同时也感到四周空旷,无所依托。“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盛年时的徘徊不前和滞留在遥远南方的无奈。
最后两句“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和豁达,认为不必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
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中一尊酒”中的“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C. 酒坛 D. 酒瓶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中的“寒芒”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光明 C. 冷清 D. 希望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迷茫 D. 满足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华丽 B. 追求宁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名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