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日本僧观语孟》

时间: 2025-05-06 03:04:56

诗句

日本沙门性颇灵,自携语孟到禅扄。

也知中国尊朱子,不学南方诵墨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56

原文展示:

赠日本僧观语孟
日本沙门性颇灵,自携语孟到禅扄。
也知中国尊朱子,不学南方诵墨经。

白话文翻译:

这位来自日本的沙门非常聪明,自己带着《论语》和孟子的书籍来到禅宗的门前。
他也知道中国人尊重朱熹,却不学习南方的墨子经典。

注释:

字词注释

  • 沙门:古代印度佛教僧侣的称谓,后指佛教僧人。
  • 性颇灵:性格非常灵巧聪明。
  • 自携:自己带着。
  • 语孟:指《论语》和《孟子》,是儒家的经典。
  • 禅扄:禅宗的道场或寺庙。
  • 朱子:指朱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
  • 南方:指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强调实用与技术。

典故解析

  • 朱子: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在中国影响深远。
  • 墨经: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其经典强调技艺与实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华孙,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哲理,与当时文化及社会背景有密切关联。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加深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日本僧人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对外文化的接纳与融合,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聪明的日本僧侣,他自信地带着儒家经典来到禅宗的门前,反映出中日文化的交融。这位日本僧侣不仅懂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还明确选择不学习南方的墨子,这表明他在文化选择上的独立和自我意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在传达对日本僧人智识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南方墨家学派的批评与淡漠。这种文化的选择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主流地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这首诗中,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既有对他国文化的欣赏,又显示了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代表了元代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本沙门性颇灵”:开篇直接指出这位来自日本的僧侣聪明灵巧,表明其非凡的智慧。
  • “自携语孟到禅扄”:他自带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显示出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 “也知中国尊朱子”:他了解中国学者朱熹的地位,反映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 “不学南方诵墨经”:强调他选择不学习南方的墨子经典,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偏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日本僧人与南方墨家学派的对比,强调了文化选择的独立性。
  • 比喻:用“沙门”比喻僧侣的智慧,体现了智慧与修行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日本僧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选择的思考,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尊重与自豪,同时也反映了对外来文化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门:象征修行者的智慧与追求。
  • 语孟:代表儒家经典,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
  • 朱子:象征理学的权威与传统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沙门”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的僧侣?

    • A. 中国
    • B. 日本
    • C. 韩国
    • D. 越南
  2. 诗中提到的“朱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朱熹
    • C. 老子
    • D. 庄子
  3. 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学派的批评?

    • A. 儒家
    • B. 道家
    • C. 墨家
    • D. 佛教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僧》 - 王维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赠僧》与孙华孙的《赠日本僧观语孟》都体现了对僧侣的赞美与尊重,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而孙华孙则强调文化传承与智慧的选择,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视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化与日本文化交流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寄远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 唐多令(九月留城书怀) 唐多令(中秋) 唐多令·人物盛乾淳 唐多令 感怀 唐多令 拟朱竹垞词 唐多令 登兰溪城楼 唐多令 先慈忌日述哀 唐多令 其二 又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喷雨嘘云 包含佛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人定胜天 聿字旁的字 好大 嫁狗随狗 阿结尾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灾怪 鸾鹄停峙 艮字旁的字 璇霄丹阙 料然 膏梁纨袴 断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