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42:35
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使能久履姬姜位,泽不加民时可羞。
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使能久履姬姜位,泽不加民时可羞。
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功名就像水一样稍纵即逝,谁能在其中获得百年的名留?即使有人能长久地坐在姬姜的位置上,但如果无法使百姓受益,那也不免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王庆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深受当时士人的推崇,以表现对功名利禄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为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士人对于个人名利的追求与对社会责任的反思并存。王庆升通过此诗表达对浮世名利的看法,强调个人地位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王庆升的《入道诗十九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浮世功名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浮世功名水一沤”引入,生动地比喻了名利的短暂和不可靠。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功名的虚幻,还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时的无奈与无助。
接下来的“数来谁得百年留”,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真正名利的人寥寥无几,流传百年的名声更是凤求凰。这样的沉思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无情以及个人努力的渺小。
最后两句“使能久履姬姜位,泽不加民时可羞”则引导出诗歌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即使坐在高位,但未能为百姓带来福祉,那他所获得的名位便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可耻的。这种对社会责任的强调恰恰反映了王庆升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也让人对现代社会的功利现象产生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功名利禄的批判,强调个人在追求名利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警示人们在浮华的世界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功名”是如何被比喻的?
诗中提到的“姬姜位”代表什么?
诗人对功名利禄持什么态度?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