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怀》

时间: 2025-05-07 07:07:25

诗句

野性长便云水居,城中有屋不如无。

悭时因记人来往,多少红尘污白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25

原文展示:

《书怀》
作者:何失 〔元代〕

野性长便云水居,
城中有屋不如无。
悭时因记人来往,
多少红尘污白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喜欢自由的野外生活,宁愿住在云水间;
在城中有房屋,反而不如没有。
因为想念往日的朋友,
多少世俗的纷扰让我白发渐生。


注释:

字词注释:

  1. 野性:指自然、野外的本性。
  2. 云水居:意为住在云雾与水边的地方,形容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3. 悭时:指在时间上有所顾虑或节省。
  4.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5. 污白须:指烦恼使得白发增多。

典故解析:
诗中“云水居”与“红尘”是对比的意象,前者代表隐逸和理想生活,后者则是世俗的烦恼。此类对比在古诗词中常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失,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见长,风格简练,常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写于诗人对城市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的渴望之时,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矛盾。


诗歌鉴赏:

《书怀》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开头两句“野性长便云水居,城中有屋不如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在城市有房屋,也比不上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接下来的两句“悭时因记人来往,多少红尘污白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在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伴随着世俗的烦恼,诗人因思念往日友人而感到心烦意乱,甚至认为这些世俗的牵绊让自己的白发增多,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元代文人的一种孤独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性长便云水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更能体现本性。
  2. “城中有屋不如无”:在城市即便有房屋,生活却不自由,反而不如没有。
  3. “悭时因记人来往”:因对旧友的思念而感到时光的珍贵与流逝。
  4. “多少红尘污白须”:世俗的纷扰使得诗人心中烦恼,头发渐白,隐含对老去的惆怅。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象征:白须象征着岁月与烦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水: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
  2. 城中:象征着繁华与世俗的生活。
  3. 白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水居”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A. 城市生活
    B. 自然生活
    C. 乡村生活

  2. 诗人为什么觉得“城中有屋不如无”?
    A. 因为屋子很小
    B. 因为生活不自由
    C. 因为屋子破旧

  3. “多少红尘污白须”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生活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何失的《书怀》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加强调田园的宁静与自足,而何失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世俗烦恼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陶渊明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经别墅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东归望华山 忆山泉 海上秋怀 新雁 忆猿 平望蚊子二十六韵 风雨吟 游华州飞泉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淘沙取金 金城柳 似漆如胶 荣敷 折柳攀花 走字旁的字 肌劈理解 草字头的字 乌芋 革字旁的字 迟暮之年 黄字旁的字 勒面 枯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