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1:53
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
霜涸秋潭冷,风疏夜磬寒。
榻方悬半偈,锡更指长干。
尝就浮丘听,难禁别鹤弹。
在树林中栖息的鸟儿感到疲倦,山寺中的晚钟声已经微弱。霜冻使秋天的潭水变得冷清,夜晚的风吹来,磬声也显得寒冷。榻上我刚刚挂上半部偈语,和尚又指向长干。曾经在浮丘听到钟声,如今却难以忍受与鹤的离别之声。
洪恩,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借景抒情,表达离别的感伤与对友人的眷恋。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通过鸟儿的倦怠和寺中钟声的微弱,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霜涸秋潭冷,风疏夜磬寒”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霜冻后的潭水冷清,风中传来的磬声也显得异常寒冷,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榻方悬半偈,锡更指长干”一句中,诗人通过和尚的行为,暗示着一种未尽的思绪与对未来的思考。最后一句“尝就浮丘听,难禁别鹤弹”更是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浮丘代表着过去的美好,而鹤的离去则象征着与友人的诀别,情感愈发显得深沉而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情的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离别之痛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林栖同倦鸟”意指什么?
A. 鸟儿在树林中栖息
B. 鸟儿感到疲倦
C. 离别的哀伤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晚钟残”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宁静与安详
B. 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C. 快乐与欢愉
D. 以上皆非
“霜涸秋潭冷”中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凄凉
C. 美好
D. 以上皆是
答案: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答王百谷虎丘送别》这首古诗,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