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读新河些雩赤壁词有和》

时间: 2025-04-24 19:46:49

诗句

百年孤独,向苍崖坐看,露横星没。

除却东坡当日影,眼底更馀何物?

一碧长天,万竿秋水,少个知心月。

玉壸倾尽,待将幽兴催发。

遥念元始之初,韶音仙乐,未必宜人接。

便溯流光还起点,来去终嫌匆卒。

旅食尘间,悠游幻境,剩此风骚骨。

炎凉种种,过江鸿雁能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6:49

原文展示:

百年孤独,向苍崖坐看,露横星没。除却东坡当日影,眼底更馀何物?一碧长天,万竿秋水,少个知心月。玉壸倾尽,待将幽兴催发。遥念元始之初,韶音仙乐,未必宜人接。便溯流光还起点,来去终嫌匆卒。旅食尘间,悠游幻境,剩此风骚骨。炎凉种种,过江鸿雁能说。

白话文翻译:

在这百年孤独的时光里,我坐在高崖上看着,露水洒落,星星沉没。除了东坡那一天的影子,我眼中还有什么呢?一片蔚蓝的长天,万竿秋水,却少了一个知心的月亮。美酒倾尽,期待着幽思的催发。遥想元始之初,仙乐韶音,也未必适合人间的接触。于是,我追溯流光回到起点,来去匆匆总是令人不满。在尘世中溜达,悠游在幻境中,只剩下这风骚的骨骼。炎热与寒凉交替,过江的鸿雁能够诉说。

注释:

  • 苍崖: 高耸的山崖。
  • 露横星没: 露水在星空下流淌,星星沉落。
  • 东坡: 指苏轼,著名诗人,曾有《赤壁赋》。
  • 知心月: 理解自己心情的月亮,象征知心朋友或知己。
  • 玉壸: 美酒的代称。
  • 元始之初: 指宇宙的起源,开天辟地之时。
  • 韶音仙乐: 传说中美好的音乐,象征理想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东遨,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独特,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苏轼《赤壁赋》的思考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借古人之笔触,抒发个人情怀。

诗歌鉴赏:

熊东遨的《念奴娇 读新河些雩赤壁词有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现代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百年孤独,向苍崖坐看”便引人入胜,孤独与高远的结合,呈现出一种孤独者的视角与悲凉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迷惘与对知己的渴望。尤其是在“少个知心月”一句中,诗人将月亮比作知己,表达了对理解与陪伴的渴求。

接下来的“玉壸倾尽,待将幽兴催发”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活情趣的渴望。通过“遥念元始之初,韶音仙乐”,诗人带我们回溯到宇宙的起点,那种理想与美好的状态,然而这种美好并不易于人接触,突显了现实的无奈与无常。

整首诗在时间的流转中反复游走,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最后一句“过江鸿雁能说”,则以鸿雁的旅程比拟人生的旅途,充满哲理,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年孤独: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孤独的体验。
  • 向苍崖坐看: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的沉思状态。
  • 露横星没:通过自然现象映射内心情感,暗示时间的流逝。
  • 除却东坡当日影:提到历史人物,增添了文化厚重感。
  • 一碧长天,万竿秋水:描绘了美丽自然,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 少个知心月:表现出对知己的渴望与孤独感。
  • 玉壸倾尽:象征美酒与美好时光的消逝。
  • 遥念元始之初:展现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 便溯流光还起点:反思人生的匆匆,追溯本源。
  • 旅食尘间:体现了在世俗中的漂泊与无奈。
  • 剩此风骚骨:最后总结,强调内在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追求。
  • 炎凉种种,过江鸿雁能说:以鸿雁象征人生的旅途,提出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知心月”,月亮比作知己,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炎凉种种”,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孤独的体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崖:象征高远与孤独。
  • 星月:时间与情感的象征。
  • 玉壸:代表美好的时光与生活享受。
  • 鸿雁:象征旅途与人生的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知心月”指代什么?

    • A. 月亮
    • B. 知己
    • C. 朋友
  2.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 A. 怀念
    • B. 无所谓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玉壸倾尽”意指:

    • A. 酒喝光了
    • B. 酒很美味
    • C. 酒很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熊东遨的《念奴娇》和苏轼的《赤壁赋》均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慨,但熊东遨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而苏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宏伟与人事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讲解》
  • 熊东遨相关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第五尊师 九江早秋 秋寄张坤 秋霁后 冬暮城西晚眺 城西作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览晋史(张翰思吴中鲈鲙莼羹) 暇日投钱尚父 早秋宿叶堕所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识知无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语近指远 鱼字旁的字 薪给 冰壑玉壶 展眼舒眉 龍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诒厥之谋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无字旁的字 包含抉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雀鼠之争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呹肹 仰屋窃叹 卖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