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2:29
念奴娇 其一 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
作者:陈维崧
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绝。
曾在沈香亭畔醉,偷谱清平三阕。
更取名花,图成粉本,惹杀狂蜂蝶。
盈盈著纸,误人几度攀折。
今日画可羞花,花偏入画,一样无分别。
可惜空山埋玉树,此恨只和花说。
纵有丹青,也应尘土,拌了娇红色。
花前一叹,胭脂乱扑成雪。
这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曾记得在微风中侧着帽子,姿态极其清丽绝俗。曾在沈香亭旁醉酒,偷偷谱写了《清平调》三首。更是取名花,绘制成粉本,惹得狂蜂蝶来乱舞。她的形象在纸上盈盈而立,误导了多少人几度去攀折花朵。如今这幅画竟羞愧了花,花却偏偏进入画中,二者无分彼此。可惜空山埋藏着那棵玉树,这份遗憾只能与花诉说。纵然有丹青的描绘,也终究化为尘土,混合了娇艳的红色。花前一叹,胭脂乱扑成雪。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1684年),字维崧,号白石,晚明至清初的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青春的怀念。通过描绘牡丹,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念奴娇 其一》是陈维崧对牡丹图的深情吟咏,展现了他对美丽女子和自然风光的钦佩。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画中牡丹的娇艳与清丽。开篇用“璧人年少”引出主题,展现了对年轻女子的赞美,随后通过对沈香亭的回忆,将画作的创作背景与个人经历结合,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厚度。诗的最后几句,一方面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淡泊,尽管美丽终归尘土,但那份美好却永存于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惹杀狂蜂蝶”)、拟人(如“画可羞花”)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牡丹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美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璧人”指的是: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幅画
C. 一种花
“今日画可羞花”这句中“羞”字的含义是:
A. 害羞
B. 超过
C. 使之受辱
诗中提到的“沈香亭”主要用作:
A. 游玩场所
B. 饮酒作诗的地方
C. 婚嫁仪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