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23
月夜之作蒙柱尊和诗再次韵以答
作者: 冯振
佳人渺天末,梦寐苦追寻。
忽睹一轮月,如张万里衾。
阳春歌古调,流水感知音。
不觉彷徨久,空惊雪满簪。
诗的意思是:
在遥远的天边,有一位美丽的佳人,我在梦中苦苦追寻她。忽然看到一轮明月,宛如展开的万里长衾。阳春时节,我唱着古老的歌曲,流水似乎也在感应我的心声。不知不觉我彷徨了很久,空自惊叹,雪花满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振是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多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创作风格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宁静的月夜,诗人受到月光的启发,思念佳人,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反映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月夜之作蒙柱尊和诗再次韵以答》通过描绘一个月夜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思念之情。开篇的“佳人渺天末”一语,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意境,仿佛那遥远的佳人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忽睹一轮月”的描写,将月亮比作“万里衾”,赋予月亮温暖和包容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与寄托。
“阳春歌古调”这一句不仅传递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认同。流水的描写则增添了诗的动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流动。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深感彷徨,雪花满簪的意象则象征着忧伤与思念的沉重,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意蕴丰富,情感细腻,成功地将月夜的宁静与思念的激烈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美丽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对理想的追寻,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佳人”指代什么?
在诗中,月亮被比作什么?
“阳春歌古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冯振《月夜之作蒙柱尊和诗再次韵以答》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