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6:35
作者: 黄佐 〔明代〕
蓬蒿恣浼鹊,羽翼何翘翘。
何如舍之去,玉立当云霄。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只栖息在蓬蒿里的鹊鸟,展翅高飞的样子。与其留在低处,不如飞离,像一块玉石一样,高高矗立在云霄之上。
作者介绍: 黄佐,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鹊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思。
这首诗以鹊鸟为题材,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开头的“蓬蒿恣浼鹊”描绘了鹊鸟栖息的环境,暗示其生存状态的困窘,表现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如果舍弃这种低处的生活,追求高远的理想,将会获得一种超脱的状态。“玉立当云霄”不仅仅是对鹊鸟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隐喻,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鹊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追求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蒿”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杂草丛生的环境
C. 高洁的理想
D. 飞翔的鸟
“玉立当云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绝望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由的羡慕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