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17
生有缝舂讽,死无封禅书。不须求大手,吾自表幽墟。
人生时常受到讽刺,死后却没有人为我做封禅仪式。不必依赖权贵,我自会在幽深的山谷中表明我的志向。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明仲,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思想深度。刘克庄的生平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的创作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中提到的“生有缝舂讽”,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被人嘲讽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反思。而“死无封禅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表达了诗人在世时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诗人不愿依附于权贵的态度,体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表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与坚守。最后一句“吾自表幽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但他相信自己能够在内心深处找到安宁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蕴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既有批判现实的姿态,也有坚持自我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生有缝舂讽”,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中有许多欢笑
B. 生活中常遭受讥讽
C. 生活中获得许多荣誉
“吾自表幽墟”中的“幽墟”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地方
B. 一种理想的境界
C. 社会的喧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