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59:05
梅坳题石 其二
河汉桥成怅别离,
萦怀到处忆蛾眉。
舞疑蝶粉翻花径,
曲似莺簧唤柳枝。
妆匣半留新翡翠,
镜台犹冷旧胭脂。
可怜艳骨埋香土,
莫惜黄金买篆碑。
在银河大桥上,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
无论走到哪里,心里总是想念那美丽的女子。
她的舞姿如同蝴蝶轻盈地飞舞在花径上,
她的歌声宛如黄莺在呼唤柳枝。
妆匣里剩下的是新买的翡翠,
镜台上依然冷清,旧时的胭脂未曾用过。
可怜那美丽的身躯埋在香土之中,
不要吝惜金钱去买她的碑文。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蛾眉”、“莺簧”等形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于描写美人,具有较强的文化象征意义。此外,诗中的离别情感和对美人的追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爱情与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简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情感,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据推测,此诗可能是在离别或怀念某位故人时创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思考。
《梅坳题石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人深切的怀念与怅惘。开头两句,诗人以“河汉桥成怅别离”引出离别主题,银河象征遥远的距离,增加了离愁的深度。接着,通过对美人舞姿与歌声的描绘,诗人将美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舞动的蝴蝶和婉转的莺声,不仅展现了女子的优雅,更使得读者感受到那份轻盈与灵动。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美人遗物的描写,妆匣中的新翡翠与镜台上的旧胭脂,暗示着美人的离去和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人的执念与怀念,尽管她已埋葬在香土之中,仍然希望能够用金钱去铭刻她的名字,彰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美与爱的深刻理解,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对美人离去的惆怅与怀念展开,体现了对美好爱情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蛾眉”指的是谁?
A. 一座山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花
“可怜艳骨埋香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惋惜与悲伤
C. 无所谓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离别与美的怀念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