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4:29
六月浮埃净,高居暑气消。
千山低接帐,万木迥凌霄。
地拥边沙阔,天临塞曲遥。
封章达行在,银烛秉凉宵。
六月的浮尘已经消散,炎热的天气也随之减退。
千山连绵低垂,似乎与帐篷相接;万树高耸入云,宛如凌云而立。
大地拥抱着边疆,沙土宽阔无边,天空俯视着遥远的塞外曲线。
封章的公文传达到这里,银烛在凉爽的夜晚闪烁。
玄烨,即清朝康熙皇帝,生于1654年,卒于1722年。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康熙皇帝重视文治,提倡文化,亲自参与诗词创作,以展现其文人气质。
本诗作于康熙帝巡游边疆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国家边疆的关心。这首诗恰逢夏季,诗人通过描绘清凉的夏日景象,展现了他对治理国家的信心与决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夏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边疆的辽阔。开篇的“六月浮埃净”不仅描绘了空气清新的状态,也暗喻了政治局势的安定。接下来的“千山低接帐,万木迥凌霄”,用对仗工整的方式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地拥边沙阔,天临塞曲遥”则进一步拓宽了视野,表达了对边疆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诗人作为皇帝的责任感。最后两句“封章达行在,银烛秉凉宵”,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也隐喻着政令的高效传达,体现了皇帝的治国理政能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了政治理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希望。
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心,对治理的自信,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千山低接帐”中的“帐”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天空
C. 山脉
D. 地面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A. 暖和
B. 明亮与希望
C. 祭祀
D. 榜样
答案:1. B 2. A 3. B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玄烨的《驻跸兴安八首 其四》更侧重于边疆的宽广与国家的政务,而王维则更注重于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视角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