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塞上曲 其二》

时间: 2025-04-30 23:36:24

诗句

边官谁复解边筹,万里关梁重国忧。

惟有黄河如故国,年年常绕堑山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6:24

和塞上曲 其二

作者: 田登 〔明代〕

原文展示: 边官谁复解边筹,万里关梁重国忧。惟有黄河如故国,年年常绕堑山流。


白话文翻译:

边境的官员谁还能解读这些边防的筹码呢?万里的关隘和边梁让我忧虑国家的安危。唯有那黄河依旧如故乡般流淌,每年都绕过堑山而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边官: 边境的官员。
  • 边筹: 边防的筹划或谋划。
  • 万里关梁: 指的是遥远的边防关隘。
  • 重国忧: 对国家的忧虑。
  • 惟有: 只有。
  • 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故乡的情感。
  • 堑山: 指的是自然的山脉或障碍。

典故解析:

  • 黄河: 在中国文化中,黄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大河,也是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许多诗人常用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登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边塞主题,关心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生活。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和沉郁著称,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边防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安危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和塞上曲 其二》是田登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对边防官员无能的质疑,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第一句“边官谁复解边筹”反映了边境官员对国家边防事宜的无能与漠视,暗示了国家安全的脆弱和边塞将士的不易。接着,“万里关梁重国忧”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描绘出边防的艰难与重要,彰显出国家与战争间的紧密联系。

而“惟有黄河如故国”,则通过黄河这一永恒不变的意象,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依恋。黄河的“年年常绕堑山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故乡的深情寄托,象征着民族的坚韧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官谁复解边筹: 质疑边境官员的能力,表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 万里关梁重国忧: 强调边防的重要性,突出国家的忧虑与责任。
  • 惟有黄河如故国: 以黄河为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年年常绕堑山流: 描绘黄河的流淌,象征着不变的故乡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黄河”比喻故乡,表达深切情感。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通过连续的描述,强调边防的艰难与重要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怀和对边塞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 象征故乡与民族精神。
  • 边官: 意指国家的防线与责任。
  • 堑山: 代表自然环境与外部压力。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对边防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河流是什么?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辽河

  2. 填空题:诗中“万里关梁重国忧”表现了对__的关注。

  3. 判断题:诗人通过对边官的质疑,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国家安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津口》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田登的《和塞上曲 其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边疆与故乡的思考,但田登更为沉郁,关注国家安危,而王之涣则更加乐观,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提供了诗词的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鹊桥仙(寿崔菊坡) 和洪舜俞太一宫韵 七夕闻鹊 其一 满江红·风约湖船 登罗浮山 送新蓬州程倅 和张亨泉宴鹿鸣 寿范漕 咏怀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欺天罔人 包含纨的词语有哪些 庶隶 松风石 已结尾的成语 矛字旁的字 韬光敛彩 卒爵 依头缕当 摩口膏舌 靣字旁的字 夏簟 走背字 青字旁的字 外顺内悖 干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