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40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忆昔西来,春已暮余寒犹力。
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
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
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
归计定,归心迫。
惊换岁,犹为客。
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
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
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於时部使者一二人,修私怨,攘微功,
阴加中伤,不遗余力。
有一故人当道,甚怜无辜,
津送之意甚动,逆旅不至狼狈者,
故人之恩也,遂发兴於风雨梅花之间。
回忆往昔,我从西方而来,春天已近尾声,寒意仍然萦绕。
正当我沿着山路和水边行走的时候,尚未感叹旅途的艰辛。
偶然翻阅高士的传记,在桃川寻觅秦人的足迹。
此刻,游宦的兴致已然衰退,归乡却无计可施。
归期已定,归心如焚。
岁月更替,我依然身在他乡。
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竟然没有任何消息。
不堪长途跋涉,烟雾缭绕的林间,唯有梅花的洁白。
我作为孤芳,领略着严寒中的情怀,谁能理解呢?
当时的部使者一二人,因私怨而中伤我,
暗中加以损害,毫不留情。
有一位故人在途中,十分怜惜我这个无辜者,
他对我津津乐道,情意深厚,让我在逆旅中不至于狼狈,
这就是故人的恩情,因此我在风雨梅花间感慨万千。
吕胜己(生卒年不详),字君德,号澄江,宋代人。曾任地方官,因直言敢谏而遭贬。其诗风豪放,常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吕胜己被贬之后,正值归途中。他对往日的怀念、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时局的失望交织在一起,在梅花的意象中流露出孤独与坚贞的情感。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词作,吕胜己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表达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时局的不满。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惊换岁,犹为客”一句,深刻揭示了他在流亡生涯中的失落感。诗人用梅花作为象征,传达出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反映了他心中不屈的精神。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初段回忆往昔,随后描绘归途的艰辛与心中的惆怅,最后感念故人的深情,形成了由内而外的情感叠加。吕胜己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入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遭遇与更广泛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展现了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人的无奈与坚韧。
诗歌旨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同时展现出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归心迫”意为:
A. 归乡的心情急迫
B. 归乡的计划已定
C. 归乡的路途遥远
D. 归乡的希望渺茫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
A. 凋零
B. 高洁与坚韧
C. 孤独
D.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