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2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28:13
江城子(盆中梅)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不老花容,经岁转敷腴。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每年腊月之后,我都能见到冰冷的梅花,肌肤如玉,点缀着琼酥般的雪。它的花容似乎永远不会衰老,经过一年四季的滋润,愈加丰盈。梅花在画中似乎稀稠,明月下的影子显得疏疏落落。江南有位客人问我征途的消息,寄来音信,却不知何时会来。趁着靠近盆池,巧妙的石头倚靠着浮图,静静地面对北山的隐士,妆点着小西湖的风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用以寄托诗人的情怀。诗中提到的“北山林处士”可能暗示隐士生活的清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吕胜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腊月时节,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及对友人的思念。
《江城子(盆中梅)》以梅花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梅花清雅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生命力与精神追求。尤其是“玉肌肤”、“点琼酥”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
诗中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尤其是在提到“寄音书”与“定来无”时,流露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与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年年腊后见冰姑”中的“冰姑”指的是什么?
A. 冰冷的女子
B. 梅花
C. 白雪
诗中提到的“寄音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的思念
B. 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梅花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