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45
《采桑子》
作者:吴则虞
一程芳草清明近,吩咐莺鹂。
休凭悲啼。留得春魂稳处栖。
绮罗未必真成障,诗到无题。
人到无依。故国东来雁北飞。
这一程春草芳香,清明的时节即将来临,告诉那黄莺和百灵鸟。
不要再悲啼了。要留住那春天的灵魂,安稳地栖息在这里。
华丽的绮罗未必真的能成为障碍,诗歌写到无题。
人到无依,故乡的雁从东方飞来,向北飞去。
“故国东来雁北飞”可以理解为一种思乡情绪,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古代文人常用雁作为思乡的象征,体现出游子对故乡的深情。
作者介绍:吴则虞(1877-1927),字惕庵,号半山,晚号秋水,江苏无锡人。吴则虞是近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词多写爱情和乡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末民初,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处于变革之中,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抒发了细腻的情感。开头提到的“芳草”和“清明”,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随后的“吩咐莺鹂”,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命的热爱。诗中反复提到的“无题”和“无依”,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多么美好,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依旧存在。
最后一句“故国东来雁北飞”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深切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细腻展示,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莺鹂”指的是什么?
A. 黄莺和百灵鸟
B. 其他鸟类
C. 只指黄莺
诗中“故国东来雁北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忧伤
诗歌中提到的“春魂”象征什么?
A. 生机与希望
B. 孤独
C. 忘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