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18
采桑子 其二
作者: 赵尊岳
风前嫩箨抽新竹,料量畦丁。
看取春生。
翠葆红缨渐长成。
闲寻诗思重来处,怕倚猩屏。
惊起黄鹂恰一声。
在春风中,嫩叶抽出了新竹,估计可以在田畦中生长。
不妨看看春天的生机。
翠绿的竹叶和红色的缨带渐渐长成。
闲暇时寻觅那重温的诗意,恐怕靠在红色的屏风上。
一声惊起的黄鹂恰好在此时鸣叫。
作者介绍:
赵尊岳是近代中国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其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他的诗风婉约而不失生动,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与感怀。
《采桑子 其二》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风前嫩箨抽新竹”描绘出春风中竹子新叶的勃发生机,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诗人以“料量畦丁”推测春天将要带来的丰收与希望,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看取春生”一句则是对春天生机的直接呼唤,表明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热爱。接下来的“翠葆红缨渐长成”,则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绚丽与生命的繁茂,进一步烘托出春的生机。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诗意的追寻,“闲寻诗思重来处”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一句“惊起黄鹂恰一声”则通过黄鹂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清新、活泼的氛围,同时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音韵。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创作灵感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嫩箨”指的是什么?
A. 新长出的竹叶
B. 古老的竹子
C. 干燥的竹片
诗中提到的“猩屏”是什么颜色?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惊起黄鹂恰一声”中,黄鹂的鸣叫给整首诗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A. 增添了哀伤
B. 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C. 没有影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首诗在表现春天的生机时,既有共同的主题,又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倾向与艺术风格。
以上资料为深入理解古诗词、鉴赏与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