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7
种竹
作者: 吴正治 〔清代〕
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
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
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
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退隐于世的心境。他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种植竹子以求心灵的宁静。门前没有世俗的客人来访,偶尔有暮蝉在吟唱。竹叶茂密,侵占了台阶的绿色,幽香悄然飘入阁楼的深处。谁能想到,炎热的夏季如此严酷,我只好将卧榻移到清凉的阴影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退食少尘事”可以视为自古以来文人隐居生活的理想,表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正治,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的某个时期,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以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在当时文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纷纷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的纷争和生活的压力。诗人通过种竹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种竹》在清新淡雅的意境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开篇“退食少尘事”便直入主题,表明诗人已经选择了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接着通过“疏篁惬远心”,描绘出他在竹林中所获得的心灵慰藉,竹子作为一种优雅的植物,象征着高洁和独立,恰如诗人所追求的那种生活状态。
“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这一句通过描绘安静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没有世俗的客人打扰,只有暮蝉的吟唱,增添了几分诗意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竹叶的茂密与幽香的氤氲,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显示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心灵的契合。
最后一句“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则带来一丝对现实的反思,虽享受宁静,但也不乏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诗人面对炎热的夏季,选择将卧榻移至阴凉处,展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智慧应对。
整首诗以竹子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无奈与自我调适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宁静与淡泊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体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疏篁”指的是什么? A. 稀疏的竹子 B. 细密的竹子 C. 花草 D. 树木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想要发财 B. 远离世俗 C. 寻找名声 D. 追求权力
诗中用来描绘环境的意象包括哪些? A. 竹子和蝉 B. 山和水 C. 田和地 D. 云和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