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5:44
清平乐
东风无用。吹得愁眉重。
有意迎春无意送。
门外湿云如梦。
韶光九十慳慳。
俊游回首关山。
燕子可怜人去,
海棠不分春寒。
春风毫无用处,却吹得我愁眉紧锁。
我想迎接春天,却无意送别。
门外湿润的云朵如梦般朦胧。
时光已经过去九十天,令人心疼。
英俊的游子回首望去,关山遥远。
燕子令人怜惜,匆匆的人已离去,
海棠花却依旧在这春寒中不分春秋。
李从周(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清平乐》写作于春秋交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离别的思考。
《清平乐》以春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惆怅。春风本应带来万物复苏的希望,但在诗中却成了无用之物,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诗人用“愁眉重”来形容自己的忧愁,情感十分浓烈。接着,诗人提到“有意迎春无意送”,点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渴望春天的来临,却又对离别感到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然后,诗人描绘了“门外湿云如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微寒与不确定。接下来的“韶光九十慳慳”则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珍贵,九十天的时光如同流沙,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最后,燕子与海棠花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离去者的怀念,也有对春天的期盼。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归来,但人却已离去,海棠花在春寒中依旧盛开,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描绘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的感慨、对离别的惋惜以及对春天的期盼。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诗人对“韶光九十”的感受是?
A. 开心
B. 惋惜
C. 无所谓
“燕子可怜人去”中的“可怜”是指什么?
A. 赞美
B. 惋惜
C.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