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22
吉祥寺里千堆锦,
绿发仙人对花饮。
腰鼓金盘五色蓝,
醉归犹带花枝寝。
东风壬子几清明,
三百年来寺已倾。
沙河塘上痴儿女,
犹诵钱塘太守名。
看花我亦逢壬子,
况是清明非偶耳。
莫论南浦与西湖,
楚水吴山正相似。
青莲居士识前因,
金粟如来见后身。
总不能知尘外劫,
也须曾是会中人。
在吉祥寺里,千堆鲜花如锦绣般绚丽,
长发的仙人正对着花儿饮酒。
腰鼓和金盘上盛着五颜六色的美酒,
醉归的我仍带着花枝入梦。
东风送来清明的壬子年,
三百年来的寺庙已经倾斜。
沙河塘边的痴情儿女,
仍然吟诵着钱塘太守的名字。
看花之时,我也恰逢壬子,
况且清明的节日并非偶然。
南浦与西湖不必再提,
楚水与吴山也正是相似。
青莲居士早已明了前因,
金粟如来也看到了后身。
总不能知道尘世之外的劫难,
也必须曾是会中的人。
杨基,明代诗人,字致远,号独觉,晚号无忧,生于明万历年间,晚年颇有名望。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喜爱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首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欣赏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在吉祥寺中看花,思绪万千,感慨历史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
这首《壬子清明看花有感》以清明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吉祥寺里千堆锦”的美丽画面引入,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接着通过“绿发仙人对花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仙气缭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在“腰鼓金盘五色蓝”中,诗人通过饮酒的欢乐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醉归犹带花枝寝”则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醉人的美好,尽管醉意回归,心中仍留恋花的芬芳。之后,诗人转向历史的思考,“东风壬子几清明,三百年来寺已倾”,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叹岁月的流逝。
“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则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怀念,展现了人情的细腻与深厚。最后,诗人通过“青莲居士”和“金粟如来”的引述,表达了对尘世劫难的思考,强调了经历与悟道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形成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面,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清明节的花会,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绿发仙人对花饮”中的“饮”字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的“钱塘太守”是谁的名号?
答案
对比杨基的《壬子清明看花有感》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的感悟,但杨基的诗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和人文情怀,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离别的伤感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