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5:11
春尽又开一枝
深院闭青苔,
黄昏独自来。
花应怜我意,
特放一枝开。
春天已经结束,然而仍然有一枝花朵绽放。在深院之中,青苔铺满地面,黄昏时分我独自走来。花儿应该怜惜我的心情,特意让一枝花在此时开放。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春天、花开等意象的运用,反映出人们在春尽时节的感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创作于春末,这时花朵开始凋零,诗人借花的开放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春尽又开一枝》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结束与孤独的心境。诗人站在深院中,青苔满布,给人一种幽静而略显阴郁的感觉。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前来,显得更加孤寂。诗中“花应怜我意,特放一枝开”一句,表现了诗人与花之间的情感联系,仿佛花儿在回应他的孤独与寂寞。此句不仅突出了诗人在黄昏时的孤独感,更体现了自然界与人心灵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春天即将过去,但在这样的时刻,仍然能看到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彰显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整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中透出一丝温暖,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花儿被赋予了情感,能够理解并怜惜诗人的心情。同时,反复的意象“花”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结束,表达了孤独、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人希望在孤独中寻找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深院”主要象征什么?
A. 热闹的场所
B. 幽静的环境
C. 自然的美丽
诗人为何强调“黄昏独自来”?
A. 因为白天忙碌
B. 表达孤独感
C. 因为喜欢黄昏
“花应怜我意”中的“怜”字可以理解为?
A. 赞美
B. 怜惜
C. 纠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