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一 金山埋玉》

时间: 2025-05-02 21:50:03

诗句

金山四面拥佳城,玉树埋时不复荣。

灵气百年还造化,岩峦千古閟光精。

名同郭璞江心墓,恨比何充地下情。

欲采生刍无处奠,乱沙衰草正纵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0:03

原文展示

金山四面拥佳城,玉树埋时不复荣。
灵气百年还造化,岩峦千古閟光精。
名同郭璞江心墓,恨比何充地下情。
欲采生刍无处奠,乱沙衰草正纵横。

白话文翻译

金山四周环绕着美丽的墓地,珍贵的树木在埋葬时不再繁荣。
百年的灵气回归自然,千古的岩石隐藏着光芒的精华。
名声如同郭璞在江心的墓,遗憾如同何充在地下的情感。
想要采集生刍却没有地方祭奠,乱沙和衰草纵横交错。

注释

  • 金山:比喻墓地,象征高贵和尊荣。
  • 佳城:美丽的墓地。
  • 玉树:珍贵的树木,比喻逝者的高贵。
  • 灵气:指逝者的精神或灵魂。
  • 造化:自然的力量,指天地间的变化。
  • 岩峦:岩石和山峦。
  • 閟光精:隐藏的光芒精华,比喻逝者的精神永存。
  • 郭璞: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风水学家,其墓在江心。
  • 何充: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其墓在地下。
  • 生刍:新割的草,用于祭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徐用和御史的墓地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墓地的赞美。徐用和是明代的一位御史,其墓地被诗人比喻为金山,显示了其高贵和尊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墓地高贵尊荣的赞美。首联以“金山”和“玉树”比喻墓地和逝者,显示了其高贵和尊荣。颔联和颈联通过“灵气”和“岩峦”等意象,表达了逝者精神的永存和对自然造化的敬畏。尾联则通过“生刍”和“乱沙衰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祭奠的无处可寻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哀悼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山四面拥佳城:以“金山”比喻墓地,显示其高贵和尊荣。
  2. 玉树埋时不复荣:“玉树”比喻逝者,表达逝者离世后的不复繁荣。
  3. 灵气百年还造化:“灵气”指逝者的精神,表达其精神回归自然。
  4. 岩峦千古閟光精:“岩峦”和“閟光精”表达逝者精神的永存。
  5. 名同郭璞江心墓:以郭璞的墓比喻逝者的名声。
  6. 恨比何充地下情:以何充的情感比喻诗人的遗憾。
  7. 欲采生刍无处奠:表达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祭奠的无处可寻的遗憾。
  8. 乱沙衰草正纵横:以“乱沙衰草”表达墓地的荒凉和诗人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山”比喻墓地,“玉树”比喻逝者。
  • 拟人:如“灵气百年还造化”中的“还”字,赋予灵气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金山四面拥佳城,玉树埋时不复荣”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和对逝者的哀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高贵尊荣的赞美和对逝者精神的永存的敬畏,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祭奠的无处可寻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高贵和尊荣的象征。
  • 玉树:逝者的高贵和尊荣。
  • 灵气:逝者的精神或灵魂。
  • 岩峦:永恒和坚固的象征。
  • 生刍:祭奠的象征。
  • 乱沙衰草:荒凉和哀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山”比喻什么?

    • A. 山
    • B. 墓地
    • C. 城市
    • D. 树木
  2. “玉树埋时不复荣”中的“玉树”比喻什么?

    • A. 树木
    • B. 逝者
    • C. 宝石
    • D. 城市
  3. 诗中的“灵气”指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逝者的精神
    • C. 光芒
    • D. 风
  4. “名同郭璞江心墓”中的“郭璞”是谁?

    • A. 诗人
    • B. 政治家
    • C. 文学家和风水学家
    • D. 军事家
  5. 诗中的“生刍”用于什么?

    • A. 食用
    • B. 祭奠
    • C. 装饰
    • D. 建筑

答案

  1. B
  2. B
  3. B
  4. C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国家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草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东阳《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一 金山埋玉》:两者都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东阳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十阕 其四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题谨怀绘红楼梦仕女图十首 其九 尤三姐 忆江南 忆江南 其四 忆江南 忆江南 其四 忆江南 其一 寄外 忆江南 其十 忆江南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红大紫 众寡悬殊 大车无輗 景星凤凰 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蹈危 顺脑顺头 加阶 十十五五 厂字头的字 如胶如漆 齐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谭柄 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